九重文学 > 武侠修真 > 三国之大伯是曹操 > 第151章 曹操回师
    范县城楼上,有两人站在曹军中间,望着城下的吕布军将士,嘴里发出阵阵冷笑。
    那两人中的一个作文士打扮,身穿白色长袍,头戴一梁进贤冠。
    此人正是之前奉曹德之命前往老家东阿协助县令守城的程昱。
    站在程昱旁边的,是一个黑脸汉子, 身高七尺,披坚执锐。
    此人姓于,名禁,表字文则。
    他是泰山人氏,很多年前便投身时任济北相的鲍信麾下。
    前年,鲍信与兖州许多官吏一道迎奉时任东郡太守的曹操为兖州牧, 并率部下与曹使君的人马合作剿灭青州黄巾,不久便战死沙场。
    于禁在鲍信战死后, 举众投奔了曹操。
    曹操拜他为军司马,命他随从征战。
    去年征徐州的战事结束之后,于禁又被曹操任命为陷阵都尉。
    不久前,曹操再次东征,前往徐州救援正被袁术军攻击的陶商,命于禁留守鄄城,听从荀彧的号令。
    于禁在鄄城呆了一段时间,便被荀彧调到东阿镇守,防范吕布军袭击。
    这次,他听潜入范县的细作回来报说成廉引大部人马攻梁山,县城空虚,便和程昱商量,要趁此良机,夺了城池。
    范县城楼上,于禁冷眼望着下面的成廉及其身后的吕布军将士,哈哈笑道:“你们听着,此城已经被我军收复了, 识相的赶紧离开, 不然,叫你们骨肉为泥!”
    “你是何人?”成廉又气又急,指着于禁叫道。
    “在下曹使君麾下陷阵都尉于禁是也。”于禁哈哈笑道。
    程昱和站在城楼上的曹军士兵也一齐大笑,尽情嘲弄战败归来不及进城的吕布军将士。
    成廉恼羞成怒,便要指挥大军上前,攻破范县。
    这时有偏将谏道:“曹军追兵说不定很快就会赶到,将军还是先引大军返回鄄城吧。”
    成廉想了想,觉得也只能如此了。
    他长叹一声,命大军择路前往鄄城。
    望着吕布军渐行渐远的背影,于禁不由得夸奖程昱:“我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收复了此城,全赖先生之智啊!”
    前天于禁决定趁机袭取范县之后,便请程昱、王忠等人前来商议。
    程昱提议请王忠留守,自己和于禁领兵三千南下范县,披吕布军衣甲,打着陈宫部的旗号,诈开城门,并控制城楼。
    此时,先前领兵来打东阿的陈宫因自己被挡在仓亭津渡口西岸, 许久都无法过河,再加上发现东阿守军守卫十分森严, 料自己攻不下,便引军退回濮阳去了。
    于禁和程昱见陈宫败退,才放心大胆地引军南下收复范县。
    曹军走了一天,于昨天晚上赶到范县县城北门外,声称自己是陈从事麾下将士,昨天刚刚拿下东阿,现在奉命前来增援范县。
    陈从事,就是陈宫。
    吕布进入兖州之后,任命陈宫为州从事。
    范县守将高雅还没有接到陈宫引军撤退的消息。
    他听说东阿那边的友军赶来,不知有诈,以为陈宫已经夺了东阿,前来与自己会合,连忙开门出迎,却被于禁一刀斩于马下。
    他帐下千余守城兵马在曹军的强力突袭之下,丢盔弃甲,从西门出城,逃往廪丘。
    三千曹军就这样轻轻松松地拿下了范县。
    程昱听到于禁的夸奖,谦虚一笑,道:“全赖都尉指挥有方。”
    他停顿片刻,又道:“现在东阿、范县两城都已保全,程某终于可以回梁山去向曹府君复命去了。”
    ……
    就在成廉领败军仓皇逃往鄄城郊外与吕布会合的同时,曹操已经联合镇守下邳的陶家军大将许耽将袁术军杀得丢盔弃甲,溃不在军。
    袁术军在此战中受到重创,损失了了三万兵马,不是不退回扬州。
    曹操让许耽领万余丹阳兵南下收复失地,自己领着曹军返回彭城,准备回援兖州,同时派遣从事王必前去郯城,请徐州刺史陶商发兵相助,并将今年十月和十二应交的钱粮提前送来。
    按照去年十二月曹操与陶谦达成的盟约,徐州方面每年要向兖州交纳十亿钱外加二十五万石粮草,分五次拨付,时间分别在每年的四、六、八、十、十二月。
    作为曹家在徐州的代理人,陶商答应了曹操的要求,命曹豹率军两万助战。
    跟随曹豹前往彭城的,除了两万大军之外,还有提前拨付给曹军的四亿钱以及十万石粮草。
    曹操等曹豹带着人马和钱粮赶到,便引着五万五千大军离开彭城,经亢父险道前往兖州。
    这五万五千兵马,除了当初跟随曹操前来支援徐州的两万五千人马以及两万徐州援军之外,还有朱灵的一万人马。
    原来驻守在彭城的朱灵部共有一万五千余人。
    这次曹操让朱灵带兵万人随自己前去收复兖州,只留五千人守卫彭城。
    至于吕虔的两千人马,仍回广戚镇守。
    曹陶联军五万五千人日夜兼程,很快就收复了亢父、任城和樊县三县,并将不久前投敌的任城相徐翕生擒并处死。
    曹操收复樊县后,率联军北上东平,经宁阳,再转道向西前往寿张。
    曹德闻讯,和曹纯、曹恪、程昱等人领着万余兵马东进,与曹操的大军会师于寿张。
    两路人马会师之后,便在寿张城外安营。
    寿张城外,联军大营中军大帐之中,一场宴会正在进行。
    曹操端坐主位,频频举杯,与众将官畅饮米酒。
    今日曹操顺利返回兖州,与老弟曹德会师,大喜之下便破例让大家饮酒,以示庆祝。
    酒酣耳热之时,坐在旁边席上的曹恪就听见大伯对老爹说道:“我听说贤弟在此次梁山大战中收了一员名叫高顺的敌将?”
    曹德道:“是有此事,不过收将之事,都是我儿棘奴的功劳。”
    “是贤侄之功?”曹操有些惊讶,稍稍转头,望着曹恪。
    曹恪谦虚一笑:“都是我阿翁指挥有方。”
    曹德道:“棘奴不管是在梁山之战,还是在保合东平全境这事上,都出了很大气力,费了很多精神。”
    他又将曹恪在剿灭张开、震慑参与密谋反叛的世家等事情上的作为对曹操说了。
    “棘奴,大伯谢谢你!”曹操一脸感激之情,举杯向曹恪敬酒:“来,大伯敬你!”
    说完,将杯中米酒一饮而尽。
    “使不得,使不得,这都是小侄应该做的。”曹恪受宠若惊,有些不好意思,连忙举起酒杯,饮下那杯米酒。
    曹操夸奖了一番曹恪,然后问自己的二弟:“那位新加入我军的战将可在此帐中?”
    曹德摇摇头,道:“此人现在在后军帐中。我让人去叫他来见兄长如何?”
    曹操说了声好,让曹德派人去叫高顺。
    不多时,曹恪就看见高顺进了大帐,走到曹操面前。
    曹德站起身来,走到有些拘谨的高顺面前,对曹操道:“这位就是高顺高元通。”
    他又向高顺解释曹操:“坐在那边的,就是家兄曹孟德。”
    高顺对着曹操施了一礼:“在下见过曹使君。”
    他作为一个降将,在曹营尚无职位,不好称末将,于是自称在下。
    曹操是个爱才之人,见高顺一表人才,顿时十分喜爱。
    曹德见曹操对高顺十分满意,便请兄长授他校尉之职,仍旧统领原本属于他的陷阵营数百甲士。
    曹操欣然答应,命高顺为校尉,统领陷阵营。
    高顺拱手应命,从此正式成为曹营一员战将。
    曹操授予高顺官职之后,又让他带本部人马随自己去鄄城,攻打吕布军。
    高顺闻言,站在帐中,犹豫不决,不肯领命。
    曹操顿觉奇怪,连忙询问缘故。
    高顺踌躇片晌,说道:“吕将军是我之旧主,他的部下都是我昔日袍泽,末将实不愿与他们为敌,还请使君收回成命。”
    曹操闻言,脸色一沉。

热门新书推荐

  1. [历史军事]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2.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3.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4.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5. [武侠修真]魔门败类
  6. [玄幻魔法]明尊
  7. [历史军事]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8. [武侠修真]玄鉴仙族
  9. [玄幻魔法]鸿蒙霸体诀
  10. [都市言情]国潮1980
  11. [都市言情]讨逆
  12. [玄幻魔法]九星神龙诀
  13. [武侠修真]彼岸之主
  14. [综合其他]红色莫斯科
  15. [都市言情]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16.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17. [科幻灵异]快穿之不服来战呀
  18. [玄幻魔法]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
  19. [玄幻魔法]校花的贴身高手
  20. [玄幻魔法]普罗之主
  21. [玄幻魔法]一剑霸天
  22. [历史军事]大明烟火
  23. [玄幻魔法]震惊我的徒弟居然是女帝
  24. [武侠修真]过河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