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武侠修真 > 大明:万历河山九千妃 > 第2章 都当皇帝了还要受穷?
    金銮殿内。
    早朝上,气氛陷入了可持续性的尴尬。
    朱好第一次面对满朝文武,他端坐在龙椅上,略显拘束却也极力表现出威严。
    满朝文武,竟无一人肯言。
    台下大小官员全都睡眼惺忪、摇摇欲坠。
    “爱卿们呐,朕打算仿效成化犁庭,对东北建州女真犁庭扫穴,荡平努奴,诸位意下如何呀?”
    兵部尚书石星拱手道:
    “启禀皇上,建州女真乃是我大明左膀右臂,为何要对其扫荡?”
    “左膀右臂?”
    朱好问了问时间,现在还是万历十九年,因为有辽东李家在,努尔哈赤这小子还在大明面前装孙子呢。
    内阁首辅王家屏也认为如果现在办了建州女真,那蒙古部落、其余女真部落必然趁势而起,到那个时候大明恐怕双拳难敌七八上十手。
    “各位大人此言差矣。”
    户部尚书杨俊民奏道,说他早就看出努尔哈赤这小子有野心,将来一定是大明劲敌。
    朱好就差鼓掌了:
    好家伙,终于有人支持自己了。
    “杨爱卿所言极是,跟朕不谋而合,那就这么办了,杨爱卿,拨款吧。”
    “没钱。”
    朱好心中,像是被怼满了冰块:
    “朕查了户部的账,国库里明明还有一千万两两白银,怎么就没钱?!”
    杨俊民邪魅一笑,望向兵部尚书石星。
    这位石大人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前任户部尚书。
    他在任上为了节省开支,以让万历觉得他是个省钱小能手,干脆把兵部开支用度砍了一半。
    然后,万历为了表扬石星,将他调到了兵部。
    杨俊民先自嘲一番,说自己没石尚书会省钱,所以大明国库并不充盈,接着便开始报账:
    “一千万两,宫廷御用一百万两、黄河赈灾一百万两、养兵一百万两、养官一百万两。”
    “那不还有六百万两呢吗?”
    “养宗室五百万两。”
    朱好虎躯一震,啥家庭啊,光养这些闲人就花五百万两。
    杨俊民解释道全国共有33位藩王,937位郡王,宗室十万余人。
    这些宗室不用纳贡,朝廷每年还要拨给钱款。
    意思就是:
    五百万,就这,还属于是省吃俭用、苦口婆心。
    看来,短时间内,是没钱用兵对建奴犁庭扫穴。
    算了,先造船吧。
    “一百万两,先去置办几艘海沧船,总买得起吧?”
    “没钱。”
    “一百万两,买几艘战船都买不起?”
    朱好瞪大了眼睛,从龙椅上呲溜一下滑了起来。
    杨俊民却反问道:
    “船得现造吧?造船要人吧?还有水手可不便宜,船上总还要装上几门弗朗机吧?炮手可也不便宜……”
    “行行行!”
    朱好知道,再让这老小子说下去,自己不仅要当裤子,还得去借高利贷。
    算了,先买炮吧。
    “那去向西洋人买几门弗朗机和红夷大炮,装备给神机营,总行吧。”
    “那行,弗朗机十门,红夷大炮?没钱。”
    “二十。”
    “十一。”
    “十六。”
    “十二,多了没钱。”
    金銮殿菜市场正式上线。
    最终,双方敲定,十二门弗朗机,成交。
    此事落定,朝堂上却还有许多其他繁杂事物。
    接下来,便是皇帝跟大臣之间、大臣跟大臣之间的极限拉扯,各派互相反对:
    虽然我不知道你说的对不对,但既然是您老说的,那我必须反对。
    朝会散去,朱好已经精疲力竭。
    怪不得大明会亡:
    这宗室,太多了;
    这朝堂,太乱了。
    朱好决定先搞定宗室,再惩治大臣。
    因为朱好不会忘记,明末最后一位皇帝崇祯是如何被那群抠门的宗室逼得自行了断。
    不治好这群守财奴,朝廷恐怕会拿不出一两银子去对付各方大患。
    可建文帝朱允炆的例子就在眼前,要是强行削藩,搞不好朱棣朱高煦朱丽叶什么的会蹭蹭蹭冒出来,将朱好一脚踢到南洋去(传说建文帝最后流落南洋)。
    此时,刘昭妃缓缓走来,身边还跟着两名太医。
    三人来到朱好面前行礼。
    “爱妃你先出去,朕现在烦得很。”
    “皇上,您右腿上有颗脓包,我让太医给您除除。”
    朱好挽起龙袍,果然看到腿上长了一颗极大的脓包。
    “好吧。”
    太医匍匐着身子,手中拿着银针。
    “疼吗?”
    朱好从小怕疼,于是先问太医道。
    “回皇上,小的医术尚可,扎针只微疼。”
    “好,扎吧。”
    银针扎下,万箭穿心。
    那剧烈的刺痛感疼得朱好嗷嗷乱叫。
    “你不是说不痛吗?!”
    “陛下这脓包太深,只要敷上老臣自创的止痛药就能很快痊愈。”
    “快……快用药!”
    老御医从医箱中取出白色粉末,涂在化脓的伤口。
    又是一阵钻心的剧痛。
    “你这是欺君!欺君你知道吗?!”
    朱好浑身抽搐着,就差哭出来。
    “陛下,两位御医也是为您好,您看,脓疮已经完全好了。”
    刘昭妃俯下身,望向朱好创口。
    朱好也低头望去,只见原本的大脓包处竟然变得一马平川,不禁赞叹连连:
    “妙妙妙!”
    突然,朱好灵感乍现。
    这治理天下,岂不是跟治病一样?
    有毒疮,就把它戳破,戳破无毒!
    可要怎么戳破呢?
    朱好回忆了一下中华五千年历史,脑袋里,一个词不停回荡:
    农民起义!
    历史上的大明不就是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滚雪球给滚没的吗?
    那些宗室不怕朝廷官员,甚至不怕皇帝,但农民可是真的会让他们英年早逝的,不能不怕。
    好!说干就干!
    朱好让太医出去,又让刘昭妃拟旨。
    刘昭妃果然知书达礼,笔走游龙间便已润色好一封圣旨。
    朱好让内阁抓紧抄录1427份,又让锦衣卫指挥使刘守有挑选锦衣卫将这1427份圣旨分别发到全国1427个县。
    除了内阁,没有一个官知道这封圣旨上写的什么。
    可很快,他们就知道了。
    押送圣旨的锦衣卫没有去各地县衙,而是直奔农田,一边在田野上狂奔,一边吼道:
    “皇上有旨,藩王宗室、平民百姓,皆朕子民,当一视同仁,若当地藩王有不仁不义、为富不仁者,二十日内,可群起讨伐之,只要不伤性命,都免罪!钦此!”
    宣读完,锦衣卫就把圣旨扔向田野,立于阡陌之间。
    造反的圣旨很快传遍全国,原本还想镇压一下起义军的将领们傻眼了,因为起义军手里竟然握着圣旨。
    这群人竟然是奉旨造反!如假包换!
    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起义军将一些原本作恶多端、欺上瞒下的宗室揪出来,他们贪污的家财也都被散尽。
    很快,起义便成燎原之势,宗室人人自危。
    三个月后,京师。
    内阁首辅王家屏以及各部长官、五军都督府都督全都火急火燎,赶到乾清宫。
    他们看到的,只有不动如山,正在批阅奏折的朱好。
    大臣们一齐跪下:
    “皇上,京城周边直隶、山西等省已经有百万流寇,他们正聚集在京城外,威胁帝国首脑!”
    朱好放下毛笔,起身进了内房,命令刘昭妃伺候自己更衣。
    很快,一身金色罩甲的朱好便出现在众人面前。
    “随我上城墙。”
    朱好从刘昭妃手中接过长剑,带着一众发愣的大臣登上城墙。
    城墙下,早已是朱旗招展、人山人海。
    “朕乃大明皇帝,尔等何人?”
    皇帝陛下威名一出,城下众人瞬间扑通跪成一片。
    “我等受陛下恩惠,奉旨造反!现将抄没的不义之财对半献给陛下!”
    言罢,农民军中领头的便大手一挥,各种琳琅满目的金银玉器全都被摆在永定门前。
    献宝一直持续了三个时辰,所献的宝物竟然将永定门堵塞。
    等献完宝,朱好已经是小泪纵横。
    没想到这群农民伯伯这么实诚,朱好也不想哭,可他们给的太多了。
    实在人,都是实在人,比京城里那些猴精猴精的猴精强了好几个猴精。
    朱好慷慨激昂:
    “各位为国家做的贡献我朱好记在心里,现在各位请回,好好务农,安居乐业!”
    说完,朱好居然向着农民伯伯们敬了个礼。
    虽然众人不知道皇帝在干嘛,却也学着回敬一礼。
    很快,京城外聚集的百万起义军就散去,各回各家了。
    事后清理财务,发现那些金银财宝居然有一千万两之多!
    这还不止,各地没被劫的藩王纷纷上书愿意纳税,并保证与治下农民好好相处。
    他们终于肯乖了。
    这群宗室,平日里说自己一贫如洗,现在看来,一贫如洗应该是用金盆洗的。
    宗室们只拿出了一部分家产,国库里就又多了一千万两。
    户部尚书杨俊民傻眼了:
    “咱老杨啥时候见过这么富裕的国库?!”
    朱好望了望乐呵的杨俊民,哈哈大笑。
    他知道,自己征服了这个男人。
    从此,杨俊民不再是没钱尚书,朱好也不再是穷皇上。

热门新书推荐

  1. [科幻灵异]诸天从婴开始
  2. [玄幻魔法]吞噬古帝
  3. [玄幻魔法]九星霸体诀
  4. [都市言情]讨逆
  5.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6. [武侠修真]彼岸之主
  7. [武侠修真]剑啸灵霄
  8. [都市言情]神州战神
  9. [综合其他]割鹿记
  10. [玄幻魔法]星辰之主
  11.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12. [玄幻魔法]猎妖高校
  13. [综合其他]重生都市仙帝
  14. [玄幻魔法]超品渔夫
  15. [玄幻魔法]诡秘:从阅读者开始
  16. [都市言情]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17. [历史军事]晋末长剑
  18. [都市言情]大国军垦
  19. [玄幻魔法]九龙归一诀
  20.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21. [玄幻魔法]武道丹帝
  22. [都市言情]1987我的年代
  23. [综合其他]别叫我恶魔
  24. [历史军事]大清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