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武侠修真 > 末世大明 > 第36章 从大同府开始拯救天下!
    朱由瑧看向杨光金,在场的百姓们也看向了杨光金。
    阁老大人此时也有些热血沸腾,他仿佛又回到了青年时期,那时候的他,同样有着年轻学子所具有的理想与正义。
    杨光金当即引经据典,判处刘如珍、曹正及其一干爪牙死刑,罪行较轻的从犯原本是要流放的,但是这年头流放跟死刑也差不多,所以改为苦役十年。
    公审过后,朱由瑧没有任何犹豫,便直接下令公开处刑。
    刘如珍和曹正等人得知自己死罪难逃,或痛哭流涕,或撒泼打滚,可谓丑态百出。
    但是在老百姓看来,这些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越是凄惨,他们心里便越是痛快。
    老百姓的要求很简单,那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朱由瑧自然是要大力支持了。
    五大三粗的刽子手早已等候多时,他们登上高台,举起雪亮的大刀便劈头砍下,刘如珍和曹正等人的头颅当即滚落在地,鲜血四溅。
    见此情形,在场的百姓下意识地往后推开,但是很快就有人高声叫好。
    周围的百姓受到了感染,纷纷呼喊起来,感谢皇帝替他们除掉了这些当地的恶霸。
    一时间,朱由瑧的声望几乎达到了顶点,而他终于可以暂时安定下来,埋头种田爆兵攀科技了。
    得益于从京城中带出的千万资产,再加上从刘如珍、曹正等大同府地头蛇身上又搜出了数百万两白银,朱由瑧总算有了至少两千万两白银的朝廷启动资金。
    京师沦陷,百官几乎全军覆没,这对朱由瑧而言虽然是个大问题,但是同样替他扫清了很多阻力和掣肘。
    此时的大明朝已经名存实亡,朱由瑧索性重新搭建一套政府机构来。
    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朱由瑧沿用并简化了政府机构。
    行政领域,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大致对应官员管理、民政、教育文化、军务、司法和工农业生产。
    军事领域,设大都督府,主要负责各种具体的军事事务。
    (本章未完,请翻页)
    监察领域,设督查院,负责监管工作。
    以上三个领域的机构主要是中央机构,这也是朱由瑧目前可以运作的政府部门。
    中央之下,朱由瑧直接参照后世的省、市、县、镇、村五级行政体系,其中省会设府。
    目前朱由瑧能够掌控的范围不过大同府方圆百里的地界,所以这一整套地方行政机构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
    眼下百废待兴,朱由瑧目前能够调用的高层官员不过杨光金、王朗、张凡三人,就算加上总管太监王景言,一共也不过四人。
    除此之外,杨光金和王朗还带来了一些下层官员,这些人虽然能力不一。但也都算得上是皇帝的死忠分子。
    即便如此,中央机构,尤其是六部依然有很多空缺。
    朱由瑧索性在六部之上又设了行政院,相当于明初设立的中书省,总管六部事务。
    于是行政、军事、监察三足鼎立的局势就此构成。
    不出意外,杨光金任行政院首任院长,其职权甚至比内阁首辅还大,与宰相无异。
    只是眼下杨大院长地下没有多少人,很多尚书的工作都只能老大人亲力亲为了。
    除此之外,由于朝廷目前所在的大同府虽然是行在,但同样是一个省会,因此杨光金同时还兼任山西省省长和大同府知府,可谓一人数职。
    杨光金自然不知道,朱由瑧是要阁老当做一个王者级别的打工人来尽情压榨,谁让皇帝手下最能干的只有杨阁老了呢。
    除去悲催的杨光金,英国公张凡任大都督府大都督,是目前大明军队的最高行政长官。
    别看张凡只负责军务,但他的压力同样不小。
    末世之中,军队的战力至关重要,但是眼下张凡手下敢打敢杀的将士不少,但是真正具有一定军事素养,能够调兵遣将的将官却少之又少。
    朱由瑧已经决定,待到日后自己的实力逐渐成长起来以后,一定要建立一所高等军事学院,来保证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军官输出。
    王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言任督查院院长,主要负责监督百官之职,当然还有一些比较秘密的情报安全事务。
    什么,朱由瑧居然让一个太监去做督查院院长?
    朱由瑧表示这有什么不可以?
    太监本就是皇帝的亲信,而王景言更是朱由瑧死忠中的死忠。
    就算别人都会背叛朱由瑧,王景言也绝无可能。
    至于说会不会有文人士子斥责朱由瑧是在把督查院变成锦衣卫和东西两厂,朱由瑧表示朕正是这么想的!
    现在是末世,朱由瑧必须把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至于会不会有人喷自己是昏君或者暴君,朱由瑧表示你开心就好。
    除了上述中央机构之外,朱由瑧还单列了一个科学院。
    科学院表面上隶属于工部之下,但其重要性却不言而喻。
    朱由瑧能否在末世研发出各种黑科技对抗丧尸和其他威胁,就得看这科学院到底给不给力了。
    不出意外,科学院首任院长由工部尚书王朗担任。
    说实话,让王朗担任科学院院长一直实在有些超出他能力的范围了,但是谁叫朱由瑧眼下极度缺少能干的官吏,所以只能让王朗先顶替起来再说。
    尽管朱由瑧重新搭建的这套行政体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朱由瑧终究有了一套可以凭借的官僚机器。
    为了保证各个机构的正常运行,朱由瑧甚至直接打散了内府,将那些能干的太监都分配到了六部充当办事的吏员,这才保证杨光金没有直接累死在院长的位子上。
    至于说这会不会引起官场的强烈不适,朱由瑧直接祭出了“借调”和“编制”的独门利器,这些太监虽然在六部工作,但他们的“编制”仍然是在内府的,只是被“借调”到了六部。
    就连杨光金这般“老奸巨猾”的官场老人,也不得不佩服年轻的皇帝经常会想出一些稀奇古怪但又偏偏很有用的点子来。
    好不容易理顺了朝廷的机构和制度,朱由瑧终于可以从大同府开始施展自己的宏大计划。
    (本章完)

热门新书推荐

  1.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2. [历史军事]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3. [玄幻魔法]鸣龙
  4.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5. [历史军事]大清要完
  6. [武侠修真]志怪书
  7. [网游竞技]非正常美食文
  8. [都市言情]盖世神医
  9. [玄幻魔法]重生之都市仙尊
  10. [玄幻魔法]凌天剑帝
  11.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12. [武侠修真]武圣!
  13. [玄幻魔法]超品渔夫
  14. [玄幻魔法]荒古武神
  15. [都市言情]至尊战王
  16. [玄幻魔法]丹武双绝
  17. [科幻灵异]天命神算
  18. [玄幻魔法]九星霸体诀
  19. [玄幻魔法]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20. [玄幻魔法]星辰之主
  21. [历史军事]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22. [玄幻魔法]万妖圣祖
  23. [综合其他]割鹿记
  24. [科幻灵异]诸天从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