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武侠修真 > 调戏大宋 > 第六十五章 一招妙棋
    “无知小儿,简直找死。”
    宁晏这边一离开班房,高廉的神色,立即变得阴沉起来。
    转身看向县丞方敬,高廉道。
    “宁皓现在已经一手执掌了县衙捕役,莫非你真打算让宁晏也在县衙待下去?”
    “你不是说无知小儿而已,既然如此,又有什么担心的。”
    方敬神色如常,对高廉之言,他并未有什么变化,似乎没有把宁晏放在心上一样。
    “莫非你高县尉,还会怕一个区区秀才。”
    高廉神色一怔,心中暗骂一句,随即道。
    宁晏昨晚的事迹,高廉不信方敬会不知道。可是,却非要自己说出来。
    不过,方敬这么做,高廉并不意外。
    在余杭县衙多年,两人对彼此的习性都极为清楚。
    方敬为人心机深沉,余杭知县换了好几个,但是他这个县丞,却是一直稳如泰山。
    “我承认这次是我看走了眼,这宁晏,往日只有浪荡之名,不想,此人竟然隐藏的如此之深,库房一案,与我公堂激辩,还尚且可以说只是逞口舌之利,不足为惧,可昨晚花魁宴上,他一诗一词,如今已然名动州府。”
    “朱澄把他安插在县衙,显然是有所图谋,要是让拽住了什么把柄,日后我们在县衙,怕是又多了一颗眼中钉。”
    这才是高廉担心的。
    朱澄一介书生,不足为惧。
    这么多年,两人联手把持余杭县衙,很多政令都是出自他们之手。而朱澄这个知县,却只有用印的份!
    可自从库房一案被宁晏扭转局势,现在余杭县的捕役,都被宁皓执掌,宁皓又摆明是朱澄的人。
    接着,宁晏又被朱澄安插进县衙之中。
    高廉不多想多难。
    毕竟,宁晏的手段,高廉可是亲自领教过。库房一案上,他还有些事情不明白,越是这样,他就越发的忌惮宁晏。
    方敬也知道,高廉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
    事实上高廉能想到的,他早就想到了。
    可宁晏毕竟是朱澄亲自安插进县衙,朱澄只要还在余杭县,就是一县主官。直接把人赶走,相当于撕破脸皮。
    为了区区一个宁晏,远不止于。
    “眼中钉!他还不够资格。”
    方敬摇摇头,冷笑道。
    “你有办法?”
    高廉神色一动。
    方敬的语气,他就能听出来,恐怕早就有了应对之策。
    “说到底,不过是一介书生。”
    方敬语气不屑的摇摇头。
    “县衙里的这些文书和公务,可不是会吟诗作词就行,咱们余杭县主簿一职空缺的这几年,我记得一直是由你兼任。”
    高廉神色愕然。
    一时之间,他竟然不明白,方敬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余杭县主簿平日主要负责县衙的账务,主官财税出纳,自从上任主簿升迁,这个职位,就一直空缺,吏部也没有继续派人前来上任。
    按照大宋官场的惯例,主簿一职空缺,就由县尉代理,直到新的主簿到任。
    这几年,余杭县主簿一职,都是高廉兼任没错。
    可宁晏怎么会跟主簿一职,扯上关系。
    方敬似笑非笑。
    “这几年主簿空缺,堆积的文书,该有不少了吧。”
    此言一出,高廉立即神色尴尬。
    虽然兼任主簿一职,可高廉并没有真正的履行职责。
    老朱这根上梁就没个正形,下面自然也指望不上,平日里大家一起开心摸鱼,堆积的公务已经是如山。
    更何况,是空缺的职位。
    方敬丝毫没有顾忌高县尉的神色,继续说道。
    “你既然兼任主薄,他又是文书,这些堆积的公务,交给他便顺理成章!”
    被方敬一语点醒,高廉顿时眼前一亮,瞬间明白其中的意思。
    宁晏既然是县衙的文书,那他的职责,自然就是处理公务,堆积的公务,也是公务。
    那些堆积如山的陈年公务,即便是经年的老吏,乍看也是头皮发麻。而宁晏从来没有接触过县衙公务的人,短时间,连头绪都找不到。
    到最后,他就有足够的理由,抓住宁晏的痛处,借机把宁晏赶出县衙。
    甚至很可能,宁晏根本坚持不到最后,自己就灰溜溜的离开县衙。
    “不愧是我余杭县方县丞,好一招妙棋!”
    高廉嘴角冷笑。
    他似乎看到宁晏被堆积的公务压得踹不过气的画面。
    可很快,他的神色就凝固起来。
    “怎么,有何不妥。”
    方敬察觉到他的异样,问道。
    “确实不妥。”
    “这些事情,原本应该是周鸣处理,宁晏初来乍到,我们就让他处理堆积的文书,周鸣恐怕会插手。”
    谁都知道,宁晏是老朱的人,而周鸣作为一直跟在朱知县身边的人,当然会帮着宁晏。
    这样一来,宁晏就能撇掉一半的干系。
    “你说的不无道理。”
    方敬点点头。
    “不过这好办,我自有安排,让周鸣没机会插手……”
    ……
    出了班房的宁晏,继续跟着周鸣转悠,熟悉县衙。
    粗放是真粗放,不过宁晏好歹也看出了一些门道。
    不管是一县还是一州一府,最重要的是赋税之事,尤其江南繁华之地,粮税商税,都是重中之重,甚至直接作为吏部考评主官政绩的大头。
    大宋的税率不高,但是各种赋税名目却是五花八门。
    真要说起来,一天都说不完。
    其次,民生、治安、诉讼、祭祀、教育,这些都需要进行管理。
    一些特殊的州府县城,主官还要兼任一些特殊的官职。
    比如东西边境的军镇,知县还要挂指挥使的头衔,指挥军队进行边防,战时还要接受调度,率军出战。
    另外,一些资源丰富的州县,还设有转运使,观察使,河运使这样的官职。
    宋朝官僚机构臃肿庞大,叫得上名的,叫不上名的一大堆。
    脑子不好使的,连官名都不一定弄得明白,更别说去做官了。
    余杭县地处江南,没有边防战事,自然没有驻军。
    所以,赋税和治安就成了重中之重。
    毕竟,大宋一朝,大部分的赋税,都是出自江南的繁华州县。
    你指望西北那些穷的在地里刨食的州县,喝西北风都不够。
    由于西边战事不断,每年朝廷还要往里面搭一大笔的军费。
    至于东北……
    抱歉,东北没大宋什么事,燕云十六州现在还在大辽手上。

热门新书推荐

  1.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2. [武侠修真]阵问长生
  3. [都市言情]1979黄金时代
  4.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5. [玄幻魔法]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6. [都市言情]华娱从男模开始
  7. [历史军事]活埋大清朝
  8. [武侠修真]彼岸之主
  9. [玄幻魔法]普罗之主
  10.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11. [历史军事]我的谍战岁月
  12. [综合其他]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13. [武侠修真]魔门败类
  14. [都市言情]讨逆
  15.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16. [玄幻魔法]九星霸体诀
  17. [玄幻魔法]大道之上
  18. [都市言情]巅峰学霸
  19. [历史军事]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20. [玄幻魔法]鸿蒙霸体诀
  21. [科幻灵异]异度旅社
  22. [武侠修真]过河卒
  23. [武侠修真]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24. [综合其他]元始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