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武侠修真 > 弟,你再闯祸,哥哥我就要篡位了 > 第一百四十二章: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为儒道立意,洗涤渣滓!

第一百四十二章: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为儒道立意,洗涤渣滓!

    刑部大牢。
    苏长歌被狱卒押送前往法场。
    但才刚走出大牢。
    就看到乌泱泱的一片站在大牢门口,将整条街道围的水泄不通。
    而此时,百姓们看到苏长歌。
    情绪顿时激动起来。
    “赦免苏状元死罪!”
    万民齐声高呼,声音响彻天地,就连上空的浮云都被震散。
    不远处,刑部尚书滕元发看到这一幕,面露为难之色,心中则在偷喜,转头望向身边的大理寺卿和都察院御史,问道:
    “两位,民意如此,现在该怎么办?”
    在滕元发看来,能拖一时是一时。
    面对如此浩大声势的百姓,丞相一党能坚持到现在已属不易。
    若是再放任民意不管,激起民变,他们也讨不到便宜,而且生病的陛下,八成也要病愈,降旨赦免苏长歌,以此平息民愤。
    而听到他的声音。
    大理寺卿却是冷冷一笑。
    “苏长歌此子,以为煽动百姓就能逼迫朝廷就范,赦免其罪。”
    “简直是痴心妄想。”
    说完。
    大理寺卿便朝身边官员挥手示意。
    下一刻,数百名官兵从暗处涌出来,大理寺卿也走到百姓面前。
    “诸位,尔等之心本官理解,苏长歌的确为我大晋立下大功,但功过不相抵,此子目无国法,逼死藩王,断无可赦之理。”
    “而今本官奉上令,就地处决苏长歌,以正国法威严!”
    大理寺卿开口,言辞振振。
    早在来时,他就和丞相商量好法子。
    若是百姓堵着不让去法场。
    那便直接就地格杀,反正无论如何,苏长歌今日必须要死!
    然而,他的声音刚落下,人群中一枚臭鸡蛋突然朝他飞来,精准的命中脸部,腥臭味四溢,粘稠的蛋液沾满整张脸。
    刹那间,大理寺卿怒了。
    “是谁!谁扔的!”
    大理寺卿额头青筋暴露,大声喊道。
    他为官数十年,堂堂正二品官员,还是第一次遭受这样的羞辱、
    刁民!简直是刁民!
    按照国法,公然侮辱朝廷命官,以及扰乱法场者,以死罪论处。
    他倒要看看是什么敢如此嚣张狂妄。
    只是,就在他怒喝声刚落下。
    人群当中,一大堆烂菜叶、烂水果等各种污秽之物都朝他袭来。
    见此情形,官兵们视若无睹,站在原地一动不动,面前这可是数以万计的百姓,真要动手,万一见血,他们就完了。
    而大理寺卿的面色瞬间铁青,恨不得喊官兵镇压这群有辱斯文的暴民。
    但法不责众。
    面对眼前这数万群情激愤的百姓。
    除非陛下宣布他们造反。
    否则就算丞相来了,也拿他们毫无办法,真动手谁也担不起这责。
    于是乎,大理寺卿只能用衣袖挡着脸,连忙向后退走数步,躲在官兵身后,接着让人拿来面巾,擦拭脸上和身上的蛋液。
    也就在此时。
    看着面前为自己打抱不平,请命求情的百姓。
    一直沉默的苏长歌缓缓开口。
    “这些日子,辛苦诸位义士替苏某请命求情,苏某感激不尽。”
    苏长歌语气诚恳,发自内心的朝百姓拱手躬拜,然后继续道:“今日,在问斩之前,愿著文章一篇,报答天下百姓恩情。”
    声音响起。
    刚才还在闹腾的百姓瞬间安静。
    看着躬身而拜的苏长歌,又想到他即将斩首,脸上不由露出惋惜之色。
    这样一位为百姓做实事的君子。
    不该落得这样的下场。
    而在不远处。
    慕子清听到苏长歌要著以文章,眼中闪过好奇之色。
    她明白,夫子必是有大动作,以身涉险凝聚民心,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冒着这般风险,夫子所做之事定然不同凡响。
    此时,旁边赵恒几人却像是热锅上的蚂蚁,记得左右乱窜。
    “完了完了,夫子这是要写遗言。”
    “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要不冲进去,将局面搞乱,趁机将夫子从法场救出来。”
    一道道声音响起。
    “不要自乱阵脚。”
    慕子清劝慰众人一句,说道:“相信夫子,他一定能够化险为夷。”
    众人闻言,躁动的心平静了一些,一双双目光担忧的看着苏长歌,希望他能像从前那样,逢凶化吉,逃过这一死劫。
    而就在众人谈论之时。
    刑部尚书滕元发已经派人送来笔墨纸砚,供苏长歌著写文章。
    但此举却引来都察院御史的不满。
    “滕尚书,你这是何意?”
    “苏长歌戴罪之身,有何资格在百姓面前著写文章,这分明是在拖延时间。”
    都察院御史理直气壮的说道。
    “敢问左御史。”
    “如今可到午时三刻?”
    滕元发怼回去,然后继续道:“更何况,苏状元为国立言,功勋卓著。”
    “曾被陛下封为世袭公候。”
    “这样一份泼天功绩,尔等说不能功过相抵,本官暂且忍了。”
    “而今苏状元只是想著文章报答百姓,往后供天下万民瞻仰,尔等却还是不依不饶,本官倒要问问,尔等到底是为正国法,才判处苏状元死刑,还是公报私仇!”
    伴随声音响起。
    左御史的面色顿时沉了下去。
    刚想回怼滕元发包庇偏袒苏长歌,就注意到百姓目光冰冷看向自己。
    一时间,他连忙后退。
    生怕落得跟大理寺卿一样的下场。
    “著写文章可以。”
    “但只要问斩的时辰一到,无论他有没有写完文章,都要按律处斩!”
    左御史认怂,不敢跟民意作对,但迟则生变,万一陛下突然降旨,赦免苏长歌死罪,那他们这些天的努力将全部白费。
    闻言,滕元发并没有再理会。
    “请吧,苏状元。”
    滕元发看向苏长歌,这是苏长歌逆转局面的唯一机会。
    若是失败,他就会按照和苏子由商量好的那样,搅乱法场,趁机救走苏长歌,保他安然无恙,但代价是一辈子隐姓埋名。
    “嗯,谢了。”
    苏长歌点头谢了一声。
    随后提笔蘸墨,但并未在纸上书写,而是走到刑部大牢的一面墙壁上。
    “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
    苏长歌落笔写到。
    浩然正气。
    不应该只是唯心而论,人心千万,有几个人做坏事时会觉得自己在做坏事?
    正因如此,浩然正气应该是充盈于天地间正大刚直之气,人有正心,行正事,得天心认可,便能蕴养出浩然正气。
    字迹出现在众人眼前。
    众人纷纷抬头望向天空,接着又看向苏长歌,眸中露出奇怪之色。
    “天地异象呢?”
    “苏状元当众写文章没天地异象,总感觉少了点味道。”
    “别急,这只是前戏。”
    百姓们议论声起。
    从最开始看到异象时的震惊,再到现在,他们已经习惯了天地异象。
    但百姓也并不着急,因为他们知道,苏长歌的文章,从来都不会让人失望,天地异象只是点缀,重要的是文章的意境。
    石灰吟的高洁清白。
    白马篇的视死如归。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豪迈。
    马蹀阏氏血,旗枭可汗头的意气风发。
    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气节。
    这些都是苏长歌留下的文章。
    每一篇都足以传世。
    如今,即是报答百姓为其请命的文章,又岂会平凡普通?
    也就在此时。
    苏长歌继续在墙上落笔。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伴随他的笔落下。
    刹那间,天地变色,风云变幻,世间陷入一片漆黑的永夜当中。
    不仅仅是皇都,这一刻,整个大晋王朝都受到影响,无数道惊愕声同时响起,除了皇都的百姓,没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鲁地、赵地、冀地、江南。
    文圣、亚圣、礼圣、董圣和朱圣,其子孙后代供奉的圣像震颤不止。
    紧接着。
    一道道惊呼声突然响起。
    “发生什么了?”
    “新圣,莫非有新圣证道?!”
    “若老夫记得没错,今日好像是苏长歌斩首的日子,难道是他?”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自古以来成圣者,皆要岁月积累,感悟先圣之道,他苏长歌纵然天资绝世,可才二十出头,其积累远不足以让他成圣。”
    “若非新圣证道,那是什么?”
    “不朽文章!”
    “肯定是有人做出不朽文章!”
    声音在各地响起。
    此刻,几乎所有圣人子孙都在好奇,做出不朽文章的到底是谁。
    苏长歌的可能性虽然不小,但道理积累太少,而且世间尚有天地大儒在,其中不少人只差半步就能踏入三品,成就半圣。
    他们做出不朽文章的可能性更高。
    一时之间。
    众人纷纷开始期待起来。
    毕竟自朱圣以后,各派之间虽然鲜少发生争执,但半圣也就此绝迹。
    如今若是有天地大儒做出不朽文章。
    世间必然多出一尊半圣。
    这对于整个儒道而言,乃是件振奋人心的大好事。
    而就在此时。
    一道刚正洪亮的声音响彻天地。
    【吾乃苏长歌】
    【今日,在问斩之前,愿著文章一篇,报答天下百姓恩情】
    【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伴随苏长歌落笔。
    刚正洪亮的声音在天地间回荡不休,道出何为浩然正气。
    这一刻,整个天下瞬间轰动。
    虽然大部分儒生和百姓心中早有预料,但真的听到苏长歌名字。
    心中还是觉得无比震撼。
    而圣人世家的那群人,刹那间,脸上露出不可思议之色。
    不仅仅因为这不朽文章真是苏长歌所作,还有就是,作为圣人子孙,因为家学渊源,他们在儒道上的建树自然不低。
    对于浩然正气究竟为何物。
    可谓是一清二楚。
    而如今,苏长歌所做的这篇文章。
    乃是在往圣已有的基础上。
    进一步的诠释了何为浩然正气,或者说诠释天心之浩然正气。
    天地间,有一股堂堂正正的气,赋予万物变化为各种体型,在下便是山川河流,在上便是日月星辰,在人间被称之为浩然正气。
    充斥在这天地与寰宇之间。
    国运清明太平之时,为祥和与开朗的朝廷,此乃盛世也。
    在时运艰危的时刻。
    胸中蕴养浩然正气的义士便会出现。
    他的光辉形象一一垂于丹青。
    苏长歌的这篇文章,短短几十字,便将天心之浩然给形容出来。
    刹那间,大晋天下一位位大儒,仿佛开窍一般,此前一直无法想通的事情,在这一刻,陡然明悟,胸中浩然正气极尽升华。
    己心,民心。
    其实不难
    最难的是天心。
    己心只要坚信自己,民心则是传播圣贤道理,教化百姓,让百姓信服。
    可唯独这天心,让人琢磨不透。
    可如今。
    苏长歌给出了答案。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这种浩然之气,充塞于宇宙乾坤,正义凌然不可侵犯而万古长存。
    当这种正气直冲霄汉,贯通日月之时,活着或者死去根本用不着谈论。
    大地靠着它才能挺立,天柱靠着它才得以支撑。
    可叹,我遭遇不公,一心为民,却被奸人所害,但没想到的是,这种肮脏之地,却成为了我安身立命的乐土住处。
    所以,无论是生与死,我已经看淡。
    因为我胸中有一颗丹心永远存在,功名富贵对于我来说,如同天边的浮云。
    惟愿这股浩然正气,能让天下百姓感悟,让天下读书人明悟。
    先贤们虽然已经离我远去。
    但他们的榜样已经铭记在我的心里。
    屋檐下我沐浴清风展开书来读,古人的光辉将照耀我坚定地走下去。
    刚正洪亮的声音锵锵有力。
    每一字皆是光耀千古,听之让人心中生出无穷感悟。
    也就在此刻,永夜之中,一道道璀璨光柱冲天而起,照耀四方,那些对前路原本迷惘的大儒,彻底看清前方的风景。
    太学院内。
    朱圣听到天地间回荡不绝的声音。
    眼中不由露出震撼之色。
    他没想到,苏长歌对浩然正气的理解居然如此之深。
    天心之浩然,自己当初也是花了数年的时间,才明悟其中真意,可即便是让自己做阐述,恐怕也不如苏长歌这般全面。
    “有此子在,儒道在不久的将来,将发生千古未有之变化。”
    朱圣发自内心的感叹一声。
    而与此同时。
    苏长歌将正气歌著在墙上。
    其中诸多典故如直书不讳的董狐,为民除暴的张良,出使匈奴的苏武等等。
    他将这些人替换成这个世界名留青史的义士,人虽然不同,但其义却是相同,他们所行之事,皆是为了百姓和国家。
    形而上者谓之道。
    道无常形。
    但却可以从这些英雄义士的身上,却能感受到何为浩然正气。
    此时,随着苏长歌落下最后一字。
    永夜笼罩的天地内。
    著写正气歌的墙壁,爆发出无与伦比的耀眼光芒。
    如同一轮昼日,驱散一切黑暗,整个人间瞬间被光海所淹没,所有人都沐浴在光芒当中,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安宁。
    尤其是世间的读书人。
    他们读书养气。
    但只知蕴养浩然正气的方法,却不知它到底究竟为何物。
    总觉得它就是圣人书上的道理,亦或者亚圣所说的,流于天地间的那股至大至刚之气,但如今,看见苏长歌的这篇文章。
    他们懂了。
    浩然正气充盈于天地的每个角落。
    它无相,无形。
    它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
    无论身份、地位、身处怎样的环境,只要心中有此信念。
    那么便可蕴养浩然正气。
    有正心者,曰浩然;心怀侠义者,曰浩然;造福百姓者,曰浩然。
    它可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以是救济苍生的大事,只要去做了,这便是浩然,一念心动,浩然正气自存于心。
    也就在众人正想着。
    苏长歌的声音突然在天地间响起。
    “自今日起。”
    “凡有正心,行正事之人,皆可凝聚浩然正气。”
    “心存恶念,品行败坏,奸恶狭隘,知而不行之人,即便阅读万书,口诵仁义,亦不配称为儒生,不可凝聚浩然正气。”
    苏长歌出声。
    直接将害群之马给逐出儒道。
    他提出的要求并不高,只要心正,做的是正事就可以蕴养浩然正气。
    何为正。
    做的事利于百姓苍生。
    可以是件小事,比如看见有人受欺负,仗义出手。
    也可以是大事,比如救济苍生。
    但重点是必须要去做,要知行合一,否则光是口中谈仁义道德,这种仁义毫无用处,浩然正气不是靠嘴说说就能得来。
    说实话。
    若是连这点都做不到。
    怎配称为儒生?
    而此时。
    伴随苏长歌的声音落下。
    刹那间。
    天下将近半数儒生,文宫瞬间崩塌,体内浩然正气陡然消散。
    与之相对应的,有些不是读书人的百姓,体内凝聚出一座文宫,蕴养着一道道浩然正气,散发出微弱纯洁的光芒。
    而那些原本就有文宫。
    有正心的儒生。
    文宫中突然多出数道浩然正气,更有甚者,境界直接当场突破。
    如此大的变故。
    自然引来了无数人议论。
    “浩然正气,老夫辛苦数年蕴养的浩然正气为何突然消散!”
    “苏长歌,你安敢擅改儒道之意!”
    “诶,这是啥东西?老夫又不是读书人,咋多出一尊文宫了?”
    “苏状元为天下读书人,重新定义儒道之境,非有德之人,不可踏入儒道,此乃无上功德,不朽之功,请受吾等一拜!”
    “吾等拜谢苏状元传道之恩!”
    一道道声音在天地间响起。
    有人欢喜有人愁。
    但有一件事,所有人都很清楚。
    苏长歌著不朽文章,凭一己之力为儒道立意,洗涤渣滓。
    仅是此举,从今往后的儒生皆要感念其恩德,虽然还未证道成圣,但他做出来的事,远超董朱二圣,比肩亚圣和礼圣。
    “从今往后,这天下儒道将要变了。”
    “正是吾等大展拳脚之时。”
    “心存浩然正气之人身居高位,必定造福百姓,泽被一方。”
    “看样子不久以后就要改称苏圣了。”
    “可苏长歌不是以无视国法,逼死藩王,马上要被朝廷砍头了吗?”
    “老夫看谁敢对苏圣动手!”
    无数人纷纷开口,他们当中有大儒,有侠客,甚至是贩夫走卒。
    但他们都相信,一个能为儒道立意,重新开辟儒道,洗涤渣滓的人,绝对不可能是滥杀无辜之人,肯定是有人故意陷害。
    也就在此时。
    充盈人间的光芒渐渐消散。
    苏长歌放下手中之笔。
    背过身看向面前为自己请命求情的百姓,衣袍被吹的猎猎作响。
    他的答案已经给出,得到了天地认可。
    自此以后,儒道再无伪儒,凡蕴养浩然正气之儒生,即便不是完美无瑕的圣人,但在道德品行上无损于百姓,无害与百姓。
    “苏圣万古!”
    人群中,一名读书人大声喊道。
    苏长歌虽未成圣,但他对世间的贡献却不亚于圣人。、
    冠以圣字乃是敬意。
    此时,随着寂静被打破,一道道声音跟着一起呼喊起来。
    百姓们虽然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事,也看不懂墙上的文章,但他们明白,苏长歌是个好人,他又为天地做了件好事。
    如此,足矣。
    “苏圣万古!”
    “苏圣万古!”
    震耳欲聋的声音响彻皇都。
    百姓们发自内心的赞颂苏长歌,冠以圣名,彰显其功绩。
    然而,就在这时。
    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突然响起。
    “时辰已到!”
    “罪犯苏长歌,即刻问斩!”
    都察院左御史开口。
    他明白,现在若是不当机立断杀了苏长歌,假以时日将再无机会。
    毕竟苏长歌今日之举,虽然得罪了诸多读书人,害得他们浩然正气被削,但同样的,也得到了一大批儒生的拥戴。
    只要苏长歌不死。
    等这批人逐渐成长起来,掌握起朝野上下的话语权来。
    即便是皇帝,也没办法对付圣人。
    此时,听到御史的话,负责执行的刽子手,还有在场的官兵都犹豫了。
    如今这局面,万民为苏长歌请命,这个时候动手,恐怕他们前脚刚砍下苏长歌的脑袋,后脚就要被百姓砍下脑袋。
    “还不快动手!”
    “你们难道要违逆圣上旨意不成!”
    “斩!”
    都察院左御史急躁的大声呼喊。
    但就在此时。
    苏长歌身后突然浮现数道绽放炽烈光芒的伟岸虚影。
    若是圣人世家的子孙在此。
    定然一眼就能从中发现,那位受家族世代供奉的祖先。

热门新书推荐

  1.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2.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3. [都市言情]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4. [都市言情]讨逆
  5. [历史军事]寒门崛起
  6. [玄幻魔法]明尊
  7. [科幻灵异]港综世界的警察
  8. [网游竞技]玩家请上车
  9. [网游竞技]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
  10.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11. [历史军事]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12.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13. [历史军事]活埋大清朝
  14. [玄幻魔法]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15. [玄幻魔法]万妖圣祖
  16. [玄幻魔法]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
  17. [历史军事]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18. [历史军事]我的谍战岁月
  19. [玄幻魔法]极道武学修改器
  20. [科幻灵异]诸天从婴开始
  21. [玄幻魔法]九星霸体诀
  22. [玄幻魔法]诡秘:从阅读者开始
  23. [历史军事]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24. [武侠修真]魔门败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