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武侠修真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二十五章 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

第二十五章 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

    朱祁镇复位之后,传旨逮捕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文,都御史萧惟祯建议以谋逆罪处死二人,朱祁镇念于谦当年抵御瓦剌之功,不欲下旨,但是徐有贞认为不杀于谦,朱祁镇复位无名。
    有见及此,朱祁镇最后只得同意,谋逆罪处死于谦、王文,籍没其家,随后,于谦所推荐的文武官员都被波及,而写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名句的于谦,也真如诗中所言,粉身碎骨只留下千古美名了。
    处理完这些拥景泰帝登位的重臣之后,朱祁镇废朱祁钰为郕王,软禁在西苑,到了二月癸丑,郕王去世,享年三十,只是朱祁镇还不算完,给了郕王一个“戾”的恶谥,以亲王之礼,葬于西山。
    整场明英宗朱祁镇与景泰帝朱祁钰轮流登位的大戏,从“土木堡之变”开始到“南宫复辟”结束,充分说明了名位的重要性,就如于谦所说的一样,“天位已定,宁复有他。”,名位一旦定下来了,再想改变就难了。
    故此古人对名位之事十分看重,孔子就曾说过,为政之道,首要正名,子路还笑话孔子迂腐,但是孔子却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而孔子除了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句话之外,还说过“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这句话。
    这句话确实出于孔子之口,记载于《左传·成公·成公二年》中《鞌之战》内,其文曰:
    新筑人仲叔于奚救孙桓子,桓子是以免。既,卫人赏之以邑,辞。请曲县、繁缨以朝,许之。
    仲尼闻之曰:“惜也,不如多与之邑。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若以假人,与人政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弗可止也已。”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新筑人仲叔于奚救了孙桓子(孙良夫,卫国重臣),孙桓子才得以免于一死,此后,卫君要赏赐仲叔于奚封地,仲叔于奚谢绝,却请求朝见时用曲悬、繁缨之礼(仲叔于奚这种请求是以大夫僭用诸侯之礼),卫君答应了仲叔于奚的请求。
    孔子当时听说了这件事,说:“可惜啊!不如多给他些封地。唯有服器与爵位,不能假手他人,应由君主掌管。爵位名号是用来使人信服的,只有使人信服国家才能稳固,君主亦能保有车服之器。
    车服之器体现礼法,礼法用来规行仁义,施行仁义才能生利(人民安居乐业),而有利方能治理百姓,这是治理国家的关键。若将这些假手他人,是给人以国政。国政亡,则国家随之灭亡,难以抵挡啊。”
    孔子这段话,充分说明了名位、器物这些事物对国家政治的影响,一旦赐予不当,就有可能导致国亡政息的。
    而后世的诸多君主,只要政治合格的话,都十分明白这件事,故此对于爵位授予以及其享用的器物都十分重视,每每开国之初,最重要的就是论爵,不但商议谁人因什么功绩得受什么爵位,还要商议每级爵位的待遇,包括授田多少、用什么器物(住宅、车马、服侍等)诸如此类。
    所以才有“钟鸣鼎食之家”的称呼,到了王莽被西汉授九锡,后篡汉建立新朝之后,加九锡就成为了每个野心家准备篡位的前奏。
    加九锡被视为非人臣的表现,故此曹操加九锡才会受到荀彧的反对,“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入朝不趋”这些待遇中的一种或是数种,就成为了人臣的极致,超出这些待遇的话都是谋逆之象。

热门新书推荐

  1. [武侠修真]剑啸灵霄
  2.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3.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4. [玄幻魔法]极道剑尊
  5.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6.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7. [玄幻魔法]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8. [玄幻魔法]陆地键仙
  9. [玄幻魔法]一剑霸天
  10. [综合其他]他比我懂宝可梦
  11. [玄幻魔法]万古第一神
  12. [都市言情]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13. [玄幻魔法]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14. [综合其他]别叫我恶魔
  15. [玄幻魔法]灰烬领主
  16. [综合其他]全职剑修
  17. [科幻灵异]诸天从婴开始
  18. [历史军事]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19. [玄幻魔法]吞噬古帝
  20. [玄幻魔法]重生之都市仙尊
  21. [都市言情]神州战神
  22. [武侠修真]彼岸之主
  23. [综合其他]重生都市仙帝
  24. [都市言情]1987我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