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武侠修真 > 三国之大伯是曹操 > 第127章 张邈准备动手了
    戏志才听曹恪建议他换个人看病,说道:“多谢了,只是主公已经给我安排了郎中。”
    说完,稍稍转头,望了望曹操。
    曹恪知道曹操安排的郎中不能说是庸医,却也没什么用,毕竟他就没治好戏志才的病。
    因此, 他想劝戏志才换个人看看。
    不过给戏志才看病的郎中是曹操安排的,这就有点难办了。
    曹操这时说道:“既有神医,那不妨请来,与我安排的张郎中一同给志才诊治,多个人,或许能多一条治病之法。只是不知是哪位神医?”
    “他姓华, 单名讳个佗字。”曹恪说出了一个人的名字。
    华佗, 那可是历史上的一代名医啊!
    此人也是沛国谯县人,与曹操是同乡。年轻时便外出行医,足迹踏遍豫、扬、徐等数州之地,救人无数,为时人称赞。
    他对医学钻研颇深,对内、外、儿、针灸等科目都十分精通,尤其擅长外科手术。曾发明了麻沸散,又著有《青囊书》等医书。
    只是历史上他最后因事被曹操所杀,死在许县。
    临死前,他将自己写的《青囊书》赠给了一位姓吴的狱卒,希望他能继承自己的衣钵,在世上治病救人。
    然而,《青囊书》最后也没有流传来下,据说在华佗死后,就被吴狱卒之妻焚毁了。
    曹操听侄子提起华佗这个名字,问道:“可是我们的谯县同乡华元化?”
    元化,是华佗的表字。
    “正是此人。”曹恪心说原来大伯早就知道华佗的大名。
    曹操道:“我认识他,也想去请他来给志才看病, 只是他常年在外走方,踪迹难寻。”
    曹恪道:“元化先生两个月前到兰陵走方, 现在应该还在那里。”
    “贤侄怎么知道?”曹操大感意外,自己的侄子居然知道华佗的所在。
    曹恪道:“我也是不久前在东平听侯蒙说的。”
    “侯蒙?”曹操似乎觉得这个名字有点耳熟,只是想不起来他是谁。
    曹恪提示大伯:“去年在徐州,我军曾得他帮助,混进武原,偷袭得手。”
    曹操想起来了,这个侯蒙是扬州商人,常年往来于徐、扬二州之间,为前徐州刺史陶谦提供药材,后来在彭城境内被朱灵的部下俘虏。
    侯蒙被俘后,为求活命,答应与曹操合作,帮助曹军偷袭武原。
    武原城破之后不久,作为负责攻城的偏师主将的曹德征得兄长同意,将侯蒙释放,并向他表达了曹家希望能够继续与他合作,采购药材的意向。
    侯蒙十分爽快地答应了曹德的要求, 自此常来兖州,向曹军出售药材。
    做生意嘛, 和谁做不是做?
    侯蒙上一次来兖州时,路过东平,拜见了曹德、曹恪父子。
    也就是在那次谈话中,曹恪无意间知道了华佗的所在。
    作为一个药材商人,侯蒙交际很广,认识的郎中很多,知道华佗的动向并不奇怪。
    曹操听说华佗在兰陵县行医,大喜过望,当即说道:“我等下就让人去徐州请他来。”
    戏志才见曹操如此关心他的病情,十分感激,拱手道:“卑职多谢主公。”
    又拱手向曹恪道谢。
    ……
    几天后,曹操即将发兵救援徐州的消息传进了张邈的耳中。
    他连忙召来张超和陈宫,和他们商议此事。
    雍丘,陈留太守府里的一间密室中。
    张邈坐在北边主位,而张超坐在东边的苇席上。
    张超对面,坐着个文士。
    这个文士年纪在四十岁左右,生得面白须长,头戴进贤冠,身上穿件绿色斜襟长袍,显得十分儒雅。
    此人就是陈宫,表字公台。
    几年前,曹操还在东郡担任太守的时候,陈宫就到郡中任职。
    后来青州黄巾进犯兖州,杀了刺史刘岱。
    陈宫与鲍信、万潜等人到东郡,请曹操出任兖州牧。
    曹操上任后,提拔陈宫为东郡功曹。
    不过陈宫属意的职位,是东郡的太守。
    只是按照东汉的“三互法”,他作为东郡人,不能在自己的家乡担任一郡之长官。
    所谓“三互法”是东汉时朝廷制度的一项官员回避制度。
    按这个制度,士人不能担任本县、本郡甚至本州的地方长官。
    曹操或许是考虑到这一层,才没有任命陈宫为东郡太守,而是将这一职位交给了自己的亲信夏侯惇。
    陈宫由此对曹操有了看法,觉得那位曹使君任人唯亲。
    同时,他对曹操在兖州摧抑豪强、压制世家的行为十分看不惯。
    除了这些之外,陈宫还觉得自己的好友边让的死可能也与曹操有关。
    身为大名士的边让经常在公开场合嘲讽曹操,骂他是赘阉遗丑,寒门贱人。
    陈宫听说,曹操在得知边让屡次嘲讽自己的事情后十分气愤,曾经打算授意下属给那位大名士罗织罪名,然后将他下狱处死,并夷其三族,只是最后被老太尉曹嵩劝阻。
    此事发生后不久,边让就收到了新任徐州刺史陶商的来信,请他去郯城参加其父陶谦的葬礼。
    他去徐州参加葬礼,返程时竟然在路上遭遇了贼人的袭击,与妻子一同惨死。
    陈宫得知边让死讯,觉得好友之死有些蹊跷。
    谁都知道边让与曹操不对付。
    好巧不巧的是,就在曹老太尉劝住儿子,让他不要杀名士之后不久,边让就收到了现任徐州刺史陶商的书信。
    现在兖州人都知道,陶商这个小儿早就成了曹阿瞒的一条狗。
    边让在陶商的地盘上遇害,尽管大部分徐、兖二州的士子相信幕后真凶是一位他曾经得罪过的丹阳兵将领,陈宫却觉得不能排除曹操在幕后操纵的可能。
    据说在徐州掌管丹阳兵的两位中郎将中的一人,是曹操的远房族兄。
    正是有了对曹操的怀疑,更加坚定了陈宫反曹的决心。
    他坐在席上,听见张邈说道:“曹阿瞒再过一阵子,就会带人前往徐州,那时,正是我等将吕奉先迎进来的最好时机。”
    吕布,字奉先。
    他是并州九原县人,本是并州刺史丁原的义子,随其义父与刚刚掌权不久的董卓交战。
    后来,董卓让亲信李肃牵着赤兔宝马送给吕布,将他收买,并指使他杀死义父丁原。
    吕布杀了丁原之后,率其义父旧部投降了董卓。
    他改认董卓为义父,替他卖命,与关东讨董联盟为敌。
    两年前,吕布与董卓的侍婢私通,怕被义父发现,内心十分不安。
    那位侍婢,据说就是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的原型。
    当朝司徒王允不知道从什么途径知晓了吕布与侍婢的事,趁机拉拢吕布,要他与自己合作,杀死董卓,为国除奸。
    吕布被王允说动,答应与他合作。
    于是,在初平三年(192)年的一天清晨,董卓终于命丧自己的义子之手。
    董卓死后,其旧部李傕、郭汜听从同乡人贾诩的教唆,举兵反攻长安,杀死王允,挟持天子。
    吕布狼狈逃往关东,碾转多地,先后前往袁术、袁绍等人的地盘,打算投奔他们,然而要不是被拒绝,要不就是遭到猜忌,都不能立足,最后只得前往河内,投奔好友张杨。
    他在去河内时,曾经路过陈留,从此结识了张邈。
    今年年初,张邈听从陈宫的建议,暗中派人去吕布联络,请他发兵兖州,帮忙驱除曹操,条件是迎奉他为新的兖州牧。
    吕布十分痛快地答应了双方的合作条件,只是曹军自徐州回师后一直没有离开过兖州,导致他找不到机会。
    毕竟曹操帐下的带甲之士,多达五万。
    而吕布只有两万人,就算加上张邈的三万人,也不过五万,可谓与曹操旗鼓相当。
    因此,他和张邈的使者商议,准备等曹操下次引主力大军出征之时再发兵。
    现在,张邈得到自己安插在鄄城的耳目的密报,得知曹操即将前往徐州,救援遭到袁术攻击的陶商。
    他觉得机会来临,便打算派人去联络吕布,共图大事。
    陈宫听了张邈的言语,说道:“可是据我所知,曹阿瞒对此有所防备。他这次出征,只带了一半人马,还有一半分别驻守鄄城、濮阳和无盐三地。”
    张邈问道:“那先生以为,我当如何?难道就不动手了么?”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xs.

热门新书推荐

  1. [玄幻魔法]太古神尊
  2. [玄幻魔法]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
  3.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4. [玄幻魔法]九龙归一诀
  5. [历史军事]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6.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7. [玄幻魔法]皇修
  8. [玄幻魔法]重生之都市仙尊
  9. [科幻灵异]天命神算
  10.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11. [玄幻魔法]荒古武神
  12. [玄幻魔法]普罗之主
  13. [综合其他]别叫我恶魔
  14.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15. [玄幻魔法]从斩妖除魔开始长生不死
  16. [网游竞技]魅力点满,继承游戏资产
  17. [武侠修真]剑啸灵霄
  18. [历史军事]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19. [玄幻魔法]诡秘:从阅读者开始
  20. [玄幻魔法]武道丹帝
  21. [玄幻魔法]星辰之主
  22. [综合其他]重生都市仙帝
  23. [玄幻魔法]万妖圣祖
  24. [武侠修真]彼岸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