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武侠修真 > 三国之大伯是曹操 > 第16章 我欲邀名
    曹恪吃过早饭,收拾停当,和曹惠、曹昂二人出门的时候,已经到了辰时六刻。
    他手持一把羽扇,和曹昂共乘一辆宽大的敞篷马车,而曹惠则披着两当铠,头戴黄铜色兜鍪,骑匹黑马随行。
    在三兄弟周围,还有四名侍女、三十名家丁步行跟随伺候。
    正行走间,曹恪忽听见曹昂对曹惠笑道:“兄长,怎么看起来无精打采的?莫不是骑马骑累了?要不要到车上坐坐?”
    曹昂虽是曹家长房长子,年纪却比二房长子曹惠小,自然要以兄长称呼对方。
    曹惠摆摆手,笑道:“昨晚没睡好罢了。马车我就不坐了,坐上面颠得慌,还是骑在马背上舒服。”
    “晚上没睡好?”曹恪笑道,“是和大嫂干得太晚了吧?”
    “臭小子乱说些什么?”
    曹惠笑骂道:“我是想着今天要去军中任职,有些紧张,因此睡不着。”
    曹恪“哦”了一声,道:“是吗?我还以为你昨天和大嫂做得太晚了呢。”
    “净瞎说!”
    说笑声中,马车已然走了三四里路。
    这是一辆敞篷车,上面只安装了一顶圆形青布伞盖,作遮阳之用,并无其它遮挡物。
    曹恪坐在车上,举目四望,见大路上并无多少行人。
    道路两边的荒田上,杂草丛生,无人打理。
    他当即问道:“这些地莫不是济阴江家的产业?”
    济阴江家,就是箕山坞堡的前主人。
    曹昂道:“对,本来都是济阴江家的。那家人南迁避乱之后,这些地都荒废了,成了无主之地。大父打算过几天让四叔去县上找主簿,争取在秋耕之前将这些地全部转到我们家名下。”
    “地有多少呢?”
    “据说有五万七千多亩。”
    “这么多?”曹恪闻言,不由咋舌。
    见弟弟一副大惊小怪的模样,曹惠不由得翻了个白眼,道:“五万多亩哪里多了?想当年我们曹家在谯县可是有着四十多万亩良田的大家族!那么多的地,我听说当年都被大伯卖掉了,连同被卖掉的,还有我们家在陈留的许多产业。”
    野史记载,曹操在起兵讨董卓之前,曾经回过谯县,变卖家产,招兵卖马,因此还遭到了时任豫州刺史黄琬的追杀,差点性命不保。
    他之所以选择在陈留起兵,一方面固然是得到了当地豪强卫兹等人的帮助,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曹家在陈留有产业。
    曹恪见便宜大哥对当年曹操卖地的行为颇有怨气,连忙说道:“兄长说话注意点,大伯家的长公子可是在这车上呢。”
    曹惠有些尴尬,讪讪一笑,道:“我也没说什么。”
    曹昂这时笑道:“放心,我不会将兄长的话告诉我阿翁的。”
    在众人的说笑声中,车队一路往北,已然走了十来里。
    此时已到巳牌时分,骄阳早已升到半空中,发出耀眼的黄色光芒,炙烤着大地。
    天气炎热,曹恪不时摇着羽扇,扇风驱署。
    这时,他瞧见前方道路两边,金黄的麦子散布田野,在微风的吹拂下,不时轻轻摇晃。
    麦田中,许多成年男子打着赤膊,穿条犊鼻裤,挥舞着镰刀收割麦子。
    还有三三两两提着水瓮的妇人和小孩在田间穿梭,给正在田里劳作的农人送水。
    田间道路上,以及远处的打麦场上,收割好的麦子堆积如山,周围也有许多乡民在忙活着。
    曹恪好奇心起,不由得问道;“这些田也是江家的么?不是说他们把地都抛了,搬家到南边去了么,怎么还有人在此耕种?”
    曹昂道:“不是,这些田地是济阴吴家的。”
    “济阴吴家?也是本郡望族么?”
    曹昂摇了摇头,道:“不,他们是寒门,只有本地三千余亩薄田。”
    东汉三国时代的所谓寒门,是相对士族高门而言的,不是指的贫寒人家,而是指的庶族小地主。
    寒门,也是有门第的。
    曹恪“哦”了一声,不再言语,只顾观看不远处的农忙景象。
    须臾,心中一动,叫道:“停车!”
    马车夫不知道曹恪要做什么,也不多问,当即勒住缰绳,让马车停下。
    曹恪下了车子,穿过护卫的家丁队伍,来到田边。
    曹昂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也下了车来,和下了马的曹惠走到曹恪身后,问道:“棘奴,怎么了?”
    曹恪不回答曹昂的问话,站在田边,见不远处有个年纪和自己差不多的大的白衣少年立于田梗之上,似乎是在监督农夫种地。
    白衣少年身旁,还跟着两个同龄男子,像是贴身小厮。
    曹恪也不避嫌,举起羽扇,指着那些忙活的农人,开口吟道:“锄禾日当午。”
    白衣少年明显听到了曹恪吟诵的内容,愣了片刻,抬起头来望了望天上骄阳,道:“日当午?不应景啊!现在才巳时初,太阳尚在东南。”
    曹恪不理睬白衣少年,继续吟道:“汗滴禾下土。”
    曹惠听到这里,这才反应过来:“贤弟是在吟诗?”
    曹昂挥手止住曹惠,道:“别打岔,让棘奴安心念诗。”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曹惠、曹昂二人以及那个白衣少年以为还有下阙,都没出声,静等曹恪将诗吟完。
    哪料到等了许久,才听到曹恪问道:“小弟这首悯农诗作得如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二首》中的一首。
    曹恪公然抄袭此诗,一来是有感而发,二来也是希望借此诗博个仁德之名。
    东汉末年,正是历史上门阀崛起的时代。
    这个时代,士族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主导历史发展数百年。
    在这个时代,凡是用人,首先要看家世,其实要看名声。
    如果一个人家世寒微,名声不显,是不会有多少人愿意投到门下效犬马之劳的。
    曹恪懂得这个道理,因此想要借诗邀名。
    当然,他心里对于此诗的原主李绅,还是有些愧疚之情的。
    那边,曹昂听曹恪询问自己写的诗怎么样,立刻不假思索地道:“写得极好,短小精湛,诗文中尽显贤弟悲天悯人的胸怀。”
    曹惠摸摸自己的头,道:“愚兄不懂诗,既然阿宝说写得好,那自然是好的。”
    曹操可是闻名于世的大诗人,作为其子的曹昂耳濡目染之下,对诗文应该也有些了解才对,尽管没见他写过什么作品。
    话音未落,白衣少年忽然仰天大笑。

热门新书推荐

  1. [科幻灵异]快穿之不服来战呀
  2.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3. [玄幻魔法]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
  4. [玄幻魔法]校花的贴身高手
  5. [玄幻魔法]普罗之主
  6. [都市言情]国潮1980
  7. [玄幻魔法]一剑霸天
  8. [历史军事]大明烟火
  9. [玄幻魔法]震惊我的徒弟居然是女帝
  10. [武侠修真]过河卒
  11.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12. [玄幻魔法]鸿蒙霸体诀
  13.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14. [武侠修真]彼岸之主
  15. [都市言情]讨逆
  16. [玄幻魔法]百炼飞升录
  17.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18. [玄幻魔法]不灭武尊
  19. [武侠修真]剑啸灵霄
  20. [玄幻魔法]吞噬古帝
  21. [历史军事]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22. [武侠修真]盖世双谐
  23. [玄幻魔法]诡秘:从阅读者开始
  24. [玄幻魔法]九龙归一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