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武侠修真 > 三国之大伯是曹操 > 第10章 均田制(上)
    曹德见曹操询问自己在政务方面的想法,思量片晌,道:“想不到东平那个地方人口损失竟然如此惨重,全郡人口甚至不如灵帝时一大县!一县、一郡、一州乃至一国,都需要人口作支撑。人口过少,就没有那么多劳力来从事劳作,缴纳赋税,如此一来,当地官府的收入势必大大减少。”
    “那贤弟的意思是?”
    “一方面,固然要劝课农桑,发展民生,另一方面,也要想方设法增加人口。”
    曹德道:“听说兄长去年冬天在济北招降黄巾三十万家,近百万之众,何不调个二三十万人前往东平,充实当地人口?”
    去年夏季,青州百万黄巾从济北入兖州,攻任城,袭东平,转战多地,甚至将时任州牧的刘岱斩杀。
    人心惶惶之际,鲍信、万潜等兖州官吏前往东郡,请时任太守的曹操出山担任州牧,率领军民讨伐黄巾军。
    曹操率军历经数十场大战,最终将青州黄巾赶到济北国境内。
    到了那年冬天的时候,黄巾军被逼得无计可施,走投无路,只好派出使者向曹操请降。
    这段历史,曹恪还是知道的。
    曹操听曹德说想要调部分黄巾降部到东平,当即点头道:“为兄也有这个打算。”
    “不久前,我让州中文武将官大议损益。东郡都尉韩元嗣(韩浩字元嗣)和东阿令枣文恭(枣祗字文恭)先后上书,建议我实行屯田之策,急农救荒,积谷以供军。我计划年内调拨二十万黄巾前往东平南部,试行屯田。”
    曹恪闻言,不禁脱口而出:“屯田?”
    按史书记载,曹操开始屯田,是在196年。
    现在才193年,怎么曹操就开始屯田了?
    难道史书记载有误?
    曹操不知曹恪心中真正的想法,只当他好奇心重,于是颔首道:“不错,屯田。韩、枣二人建议我在各郡国设置典农校尉,统筹屯田事宜,地位相当于太守。典农校尉之下,设置典农都尉。这些典农都尉负责在各县招募流民,并将流们按军队编制分成若干屯,每屯五十人,由司马统领,在各自的辖区屯田。”
    “耕田用的种子、农具和耕牛都由官府发放至屯田民手里。粮食收获后,官府和屯田民六四分成。如果屯田民自有耕牛,不用官府分配的话,则收获后官府和屯田民五五分成。”
    “这些屯田民直接隶属于我之霸府,不入州郡黄册。”
    曹德听了曹操的解说,眉头微皱:“如此说来,那兄长计划派往东平屯田的二十万黄巾其实和我的东平国相府没什么关系?”
    曹操有些尴尬,讪讪一笑,道:“确实如此。”
    曹德闻言,一时无话可说,只是摇了摇头。
    曹恪轻摇羽扇,道:“大伯,小侄以为这屯田之策固然可以急农救荒,活人无数,可弊端很多,效果只怕也不会好。”
    曹操闻言,不由愣住,俄顷问道:“何出此言?”
    曹恪正要答话,忽听见曹惠道:“棘奴不要胡说,这屯田之策还没有实行呢,你怎么就敢断言弊端很多?真是信口开河!”
    曹德也对曹恪道:“三郎,说话可要有凭据。你都不知道这屯田是怎么个屯法,甚至都没见过,就说此法效果不佳?”
    曹惠对曹操道:“大伯,棘奴心直口快,不懂事,您别跟他一般见识。”
    曹操道:“这两年兖州境内粮食紧缺,常闹饥荒,军供也严重不足,因此我让州中将官大议损益。棘奴现在身为军司马,自然有资格,而且也应该就州中军政大计献言献策,但说无妨。”
    又对曹恪道:“贤侄且说说,这屯田之策都有哪些弊端?”
    曹恪回忆了一下后世史学家对屯田制的评价,说道:“那些屯田民被人按军事编制集合在一起从事繁重的劳作,不能随意离开,没有自由,还要承担高额赋税。更要命的是,那些地不是他们的。这样一来,势必会严重打击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生产积极性?”曹操愣住片刻,想了一下,还是明白了这个新鲜词语的意思。
    “不错,会打击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他们中的许多人受不了,胆大的会闹事甚至造反,胆小的会偷偷逃跑,重新沦为流民或者去世家豪强的庄园里当佃户。”
    “至于那些留下来的屯田民,可不会卖力做事,只会出工不出力,混一天算一天。如此一来,粮食收成自然会大打折扣。”
    后世的史学家对屯田制多有过高的吹捧之辞,可实际效果曹恪还是了解一些的。
    屯田制实行初期,曹操每次招募屯田客,手段都有些粗暴,经常强制当地自耕农和流民参与屯田。
    那些自耕农和流民一听说要屯田,不但没有欣然前往,反而连夜逃亡。
    后来曹操听从袁涣的建议,不再强制民众屯田,改成自愿。
    可就算如此,还是禁不住有屯田民受不了残酷的剥削,溜之大吉。
    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屯田民留了下来。
    毕竟乱世人命如狗,有块地种,有口吃的,就比什么都强。
    至于屯田的效果,更是一言难尽。
    曹操于196年在许下屯田,得谷百万斛,可到了官渡之战爆发的200年,曹军还是严重缺粮。
    后面近三十年的征战岁月里,曹军还时不时要面临军粮不足的窘境。
    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屯田民起义不断,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吕并起义。
    由此可见,屯田制并没有那么好。
    曹恪因此打算劝说曹操改弦更张,另寻良策。
    曹操听了曹恪的言论,问道:“那以你之见,屯田之法不能用了?若不用此法,那贤侄可有良策?”
    曹恪心中早已有了想法,当即说道:“小侄建议大伯实行均田制。”
    “均田制?”
    曹操顿时来了兴趣,问道:“什么是均田制?难不成是把地都均分给百姓耕种?”
    “是的,就是把地都分配给老百姓,让他们耕种,等到了收获时节,官府再向他们征收赋税。当然,这土地的所有权,还在国家手里。”
    这个均田制,可不是曹恪独创的,而是历史上由北魏孝文帝设立的一项伟大制度,实行将近三百年,甚至缔造了两大强盛王朝——隋唐。
    而此制度也不是北魏孝文帝一拍脑门想出来的。
    它是在战国授田制的基础上,结合汉代大儒荀悦等人的限田主张而提出来的。
    沉默良久的曹昂问道:“那把田分给流民,就不会影响他们的什么生产积极性了?他们就不会逃亡或者造反了?”
    “当然可以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曹恪道,“官府将土地分配给他们,让他们自行安排时间耕种,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地就相当于他们自己的产业。他们多劳就多得,少劳就少得。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自然会卖力干活。”
    “至于会不会逃亡或者造反,取绝于官府定的赋税是不是过高,有没有给他们留活路。”
    几千年来,华夏大地上的老百姓是十分善良的,只要上面的人能够让他们有口吃的,他们疯了才会去造反。
    这个道理,曹恪懂的。
    曹操问道:“这地怎么均?”

热门新书推荐

  1. [玄幻魔法]普罗之主
  2. [玄幻魔法]鸿蒙霸体诀
  3.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4. [历史军事]大明烟火
  5. [玄幻魔法]百炼飞升录
  6.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7.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8. [玄幻魔法]不灭武尊
  9. [武侠修真]剑啸灵霄
  10. [玄幻魔法]吞噬古帝
  11. [历史军事]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12.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13. [武侠修真]盖世双谐
  14. [玄幻魔法]一剑霸天
  15. [武侠修真]彼岸之主
  16. [玄幻魔法]诡秘:从阅读者开始
  17. [玄幻魔法]九龙归一诀
  18. [玄幻魔法]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19. [玄幻魔法]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
  20. [历史军事]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21. [玄幻魔法]太古神尊
  22. [玄幻魔法]皇修
  23. [玄幻魔法]重生之都市仙尊
  24. [科幻灵异]天命神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