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武侠修真 > 为何这大秦越来越强 > 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国策的困境
    “大王说,铸坊事关机密,原本打算明赏,但现在不行。”
    “等合适的机会,大王会把这次的赏并入下一次。”
    “就这事,”王陆不在意,“不赏都不碍事。”
    “王大人,高风亮节!”
    “田子劲,你太令我失望了,几天不见就学会了拍马屁。”
    “王大人,你可不要胡说,田某一向只说真话。”
    “你睡吧。”
    王陆眺望北方,五百架弩机和五万支弩箭在北境也不知道管不管用。
    要是那边出了乱子,铸坊这边的“流水线”意义就不大。
    ……
    ……
    四月二十五。
    北境果然有匈奴来犯,但咸阳坊间不清楚匈奴具体发兵多少,只知道王翦领着秦军把匈奴击退了。
    也算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玉石片上【军力】、【财力】都有小幅度下滑,但【国运】上升。
    四月二十七。
    王陆去左庶长府邸找公孙鞅,结果府上的仆佣说他去上朝了。
    “幸亏秦王没给我需要上朝的官职。”
    “这一天天的,没自由。”
    但到了下午,一架王宫驶出的马车停在王陆家门前,将他接入王宫。
    “大人,到地了。”
    宫内的公公亲自在宫门等候,火急火燎地拉着王陆奔向秦王专门议事的宫殿。
    “臣,拜见大王。”
    王陆快速扫视一圈,发现殿内的人不少,嬴政、公孙鞅、治粟内史左黎、芈庐……还有三位不认识的。
    应该说是两位,其中一张面孔还算熟悉,是八九月前自己去邯郸时伪装成行商的吕不韦。
    看得出他这一年的吃的不错,脸上的肉比印象中胖了一圈,须髯也更有光泽。
    “人到齐了,开始吧。”秦王道。
    芈庐的嘴角微微一动,这个时候有嬴政,就应该有成矫的。要不是他糊涂找人闹事,也不会错过这次增功绩的机会。
    一失足成千古恨,不争气的……
    “王兄。”
    嬴政拉来一个蒲团。
    “谢公子,但这喊我来作甚?”
    “这我也不知,我只比王兄早来一步。”
    左黎朝秦王一拜,之后开始跟王陆和嬴政说起喊他们来的原因。
    “大王在几天前就朝中已简略说过,让朝中大臣回去想策略,但响应平平,所以找你们三位来。”
    “三位?”王陆排除自己和嬴政,再看他们一圈,没有官职的大概只有——吕不韦。
    “左大人,后面还是由我来说吧。”公孙鞅道。
    “也好。”反正公孙鞅和嬴政、王陆熟。
    公孙鞅看着王陆道:“北境战事,我军胜了。”
    “为了这事?”王陆奇怪道,这不是好事吗?难不成秦国要反打?
    “王兄可还记得新国策已经推行到全国各处?”
    王陆点头。
    “问题就出在这。”
    公孙鞅道,“如王陆之前猜过的一样,首次推行新国策,几乎十成的士卒都选择兑金银财物。”
    “单是北境一战,就兑出去五万两银。”
    “才五万?”王陆忍不住说出口。
    公孙鞅一愣,反问道:“王兄还觉得少了?难不成王兄的预期更糟糕?”
    “看来王兄早就料到今日局面,想必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王陆:“?”
    面对众人期盼的眼神,王陆有些麻。
    正常情况,不应该责怪自己不知数,然后挨个骂自己一通吗?
    有点离谱。
    王陆干笑一声,摇头。
    公孙鞅继续道:“单是北境一地一战就耗费五万,若是多地多战同时发生,不消多久,府库亏空。”
    “加上废除井田制,从贵族手中讨来田地,秦国也花了不少代价。”
    “王兄,直白点说,新国策有些难以维持下去。”
    “这么会这样?”王陆表面难过,但心里都快笑出声音来。新国策灭亡,玉石片每天增加的国运不但不涨,还会往下跌;财力也肯定要大降,按照玉石片的规则,百姓富裕会增加财力指数,但远不如直接府库增加来得快。
    还有【军力】,士卒怠战、厌战,这简直就是一箭三雕。
    公孙鞅道:“新国策一推行,百废待兴,但每一样都需要花费不少钱才能继续推行。”
    “废除井田制,这事倒不急。”
    “眼下军功兑金银财物,若能熬过眼下初期,在士卒心中立下信任。那么后期士卒也会愿意选择军功攒爵位。”
    “所以眼下最紧要的,就是为秦国挣上多笔钱。”
    “王大人当初的蛮蚕生意再来一二次,大概就够了。”
    王陆算了算,“也就是说,现在咱们亏三千万两?”
    公孙鞅点头:“不过不是立刻就需,府库到底还剩一点。最近也无大战,在半年内取得就行。”
    “王兄,你和吕大人都有经商的经验,请你们二人来就是想瞧瞧还有没有为秦国挣钱的法子。”
    吕不韦点头,显然是有备而来。
    他道:“经商一事,无非有之物卖于无它之地;将有它之物卖于需它之人,二者可挣钱。”
    芈庐因为成矫不在,只能多出头让他多少有点参与感。
    “可秦国的商贸不通于九州各国。本国内,商贸也不怎发达,可有买卖之物?”
    芈庐倒不是刁难吕不韦,只是好买卖的谁都不傻,谁都想掺和一笔。
    问题是有哪些是好买卖。
    “奇货可居。”吕不韦道,“稀少的东西,价格显然更高,就好比王大人之前的蛮蚕。”
    “至于具体卖什么,还需再考察一番。”
    吕不韦说得很谦虚,实际上他心里早就有了几个想法,并且以他在赵秦两国之间行商的经验来看,多半能挣钱。
    只是之前他挣的、花的都是自己的钱财。
    现在关系整个秦国,就不得不慎重。
    秦王听吕不韦这么说,表情不大明朗。
    “王大人呢?”秦王突然问道,“那一桩蛮蚕生意至今还让寡人记忆犹新。”
    “臣也是。”能不记忆深刻吗?第一次让自己输得这么彻底!
    “那就说说你怎么看,有没有什么新点子。”
    “需要的本金可以直接从府库里调。”
    “臣想问问秦国的每年的账都在哪些地方花了,又花了多少?数字越精确越好。”

热门新书推荐

  1. [玄幻魔法]万世之名
  2. [玄幻魔法]武道丹帝
  3.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4. [都市言情]开错外挂怎么办
  5. [玄幻魔法]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6. [玄幻魔法]异度荒尘
  7. [玄幻魔法]大荒剑帝
  8. [玄幻魔法]普罗之主
  9. [都市言情]巅峰学霸
  10.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11. [玄幻魔法]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12. [都市言情]1979黄金时代
  13. [玄幻魔法]极道剑尊
  14. [玄幻魔法]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15. [武侠修真]剑啸灵霄
  16. [武侠修真]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17. [综合其他]东晋北府一丘八
  18. [都市言情]1987我的年代
  19.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20.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21. [历史军事]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22. [都市言情]那年花开1981
  23. [历史军事]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24. [历史军事]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