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综合其他 > 淑嘉贵妃传 > 第114章
    “母妃做的面还是原来那个味儿,好久没吃到,还怪想的。”慕遥边哧溜溜的吃面,边不忘对着自己母妃表达感谢。

    “今日时间仓促,小厨房好多食材没有,这一锅也就汤还煨着好些。”十娘盛了小碗的鲜汤,拿小勺子喂自己怀里的六皇子。

    六皇子睁着大大的眼睛,歪着头看自己对面吃面的人。连母妃喂到嘴边的汤都顾不上喝,就只顾着看人。

    “靖儿不是最爱喝汤么?”十娘放下碗勺,准备把六皇子放下地,“不喝的话,就自己下地玩吧。”

    “不玩,看他。”六皇子抱着十娘的脖子不放,边说边扭头看停下筷子的三皇子的反应。

    “靖儿还记得我么?”刚刚上任的良郡王,笑着逗起自己的弟弟。

    六皇子闻言,愣了愣,伸出手要哥哥抱。

    十娘看着小儿子的举动,笑着问,“靖儿知道他是谁么?”

    “他这么小,哪能记得?”慕遥笑着伸手,“是不是啊,靖儿?”

    六皇子慕靖双手抱住哥哥的脖子,大眼睛忽闪忽闪,“哥哥。”

    这一声倒是让十娘和良郡王吃了一惊。六皇子刚满三岁,且三皇子出征时,他才两岁多一点,出门大半年左右后回来,小皇子居然还记得他。这记忆力不是常人能比拟的。

    “靖儿还记得哥哥呀,真棒。”慕遥单手从腰间抽出一挂着小铃铛的玉石,“送给靖儿的。”

    绚丽的彩色石头一下子吸引了小皇子的目光,他松开手,去勾那条玉石绳子。红色的丝线配上彩色的石头,还有叮叮当当一动就响的铃铛,小皇子抱着就不撒手。

    趁着弟弟抱着小礼物玩的开心,慕遥调整了下手,目光从弟弟转向自己母妃淑妃。

    “弟弟记忆力很强?”两郡王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

    “已经教完了千字文和百家姓。平日阿娘处理宫务他也爱在旁边看着。瑶华宫凡是叫的上号的,他都能分辨出来。”

    “弟弟的启蒙是母妃在教?”慕遥有些纳闷,当年他开蒙的时候,初了母妃教导一些千字文百家姓之类的蒙物,他父皇是把他带在身边亲自教导的。

    “靖儿的启蒙一直是本宫在教导。”十娘想起什么,看着大儿子笑了,“人都说长兄如父,既然靖儿的长兄回来了,自然教导他的重任就在他哥哥身上了。”

    “儿子倒是愿意教导靖儿,只父皇那?”慕遥说完就发现母妃的笑有些不对,虽然还是在笑,但笑里透着股虚假。

    “你父皇忙着西北和凤阳,哪儿还有空像当初教导你那样教导靖儿。”十娘说着就转移了话题,

    “今日在朝中可还顺利?”

    “一切顺利。外祖们和舅舅们都得到了相应的封赏。”良郡王有些不好意思道,“儿子也被父皇嘉奖。”

    “原也是应该的,你父皇赏赐了你们几个什么?”

    “儿子被封为良郡王,四弟五弟俱被封为贝子。”慕遥说道这,顿了顿,“其实这郡王儿子受之有愧。”

    “本宫的儿子值得最好的。”十娘闻言鼓励道。

    “阿娘,六舅舅,舅舅他是为了接应儿子和四弟五弟才会,才会……”三皇子说不下去了。

    “你六舅舅的事,咱们改日再说。今日不说伤心事,却话优乐时。”

    “母妃,父皇小气。”六皇子突然插嘴道,说完还一副气鼓鼓的小模样,让慕遥忍俊不俊,伸手掐了把他脸颊上的软肉。

    “父皇这是怎么招惹他了?”慕遥好奇的问道。

    “具体的本宫也不知晓。前些日子皇上曾经宣召过靖儿一次。靖儿回来就说你父皇答应了要送他一件特别的礼物。”

    “然后父皇那边就忘记了?”

    “父皇没忘,父皇小气,不给靖儿玩。”六皇子反复强调道。

    十娘和慕遥哄了半天,六皇子还是不愿意说出皇帝曾经告诉了他什么。

    十娘也就不在继续问,反而打趣慕遥,“你父皇这次倒是好大方。成年皇子里你又拔了头筹。你远在凤阳的二哥听了,指不定怎么恼怒呢。”

    “儿子现在是看着鲜花似锦,实则凶险万分。”慕遥并不笨,他往日只是还围着母妃听母妃教导而已。

    一趟西北之行,让他变得自信,变得更有洞察力。眼下别人还在眼红他既得的利益,他却在未雨绸缪,想着下一步该如何做。

    “没有迷失本心就是好的。”十娘指点道,“不宜妄自菲薄。”

    “儿子没有,只是觉得父皇这次封我为郡王,不过是权宜之计,为的就是稳住儿子和杜家。二哥那迟早要比儿子品级高,压儿子一头的。父皇一辈子都在制衡,是不会让瑶华宫或者翊坤宫一枝独秀的。”

    “出去一趟,倒是通透了不少。”十娘摸摸大儿子的头,“一转眼你都要十四了。”

    “这次跟着辛堂哥学了不少东西。以前不懂事,不明白母妃的良苦用心。”慕遥眼睛微微眯起,

    “辛堂哥倒是个妙人。没想到皇室中还有这么有趣的人和事。”

    “知道他的身份了?”十娘了然,辛寅跟了慕遥二三年,那时候慕遥不良于行,辛寅跟他几乎是日夜想对。两个人可以说是相当熟悉。这次在战场上,慕遥认出了辛寅,十娘一点也不觉得惊奇。

    “辛寅的易容出神入化,儿子初时也不敢确认。”慕遥赞道,“可他对儿子太了解了,儿子就在想是那个熟悉的人。”

    “熟悉又出宫了的人,只有一个辛寅。”十娘接道,“你就不怕认错人?”

    “儿子没有那么胆大草率。”慕遥扶好坏里乱动的六皇子,“辛寅的手,因为指甲里藏了药物,受药物的侵蚀,指甲尖端是黄色的。慕将军的手也恰好是这样。”

    “你倒是仔细。”十娘笑道,“他那双保养的精致的手上,唯一算的上遗憾的就是指甲不论修剪的多勤快,只要一藏毒,必然是黄色的。”

    “而想要一个习惯藏毒的人不在藏毒是不可能的。”慕遥道,“辛堂哥除了指甲,还有处事方式是变不了的。他每项决策都果决干脆,跟在宫里时表面圆润,内在刚毅是一样的。”

    “不错,从感觉、细节、性格处事等方方面面去判断。那辛寅承认了么?”十娘问道。

    “有一晚跟他巡营,说道了当年宫里的能人辛公公。辛堂哥就直接问我,是不是猜出了什么,我就把自己怎么想的如实的告诉了他。”

    “他就承认了。”十娘肯定道。

    “母妃如何知道?”慕遥奇道,“他在我问完后还说,以为儿子会比母妃认出他的速度快。”

    “当年本宫拆穿他时确实有些晚。”

    “莫非母妃在军中安插了人手?”

    “人手?西北军中多少是杜家的人,母妃不说,你也能感知的到。”十娘笑着摇头,“没有那必要再次安插人手。”

    “也怪不得父皇一直隐隐担忧西北势力大权旁落。”慕遥叹道,“三舅舅这些年在西北没白呆。”

    “你三舅舅一个人可没那么大的本事。杜家在西北已经有六代人了。”十娘低声道,“杜家每一代都会有人驻守西北。到了你祖父、父亲,反而开始对西北严加控制,西北的将领都被替换成皇家的人,只仓促间哪儿有合适的人选?”

    “父皇空握着西北势力却不能用,心里一定很懊恼。”慕遥惋惜道。

    “你父皇接了西北势力都惮压不住,只能调你三舅舅去西北统领全局。”十娘停顿一二,“你三舅舅到西北后,西北的布防和进攻,是大不一样。”

    “既然舅舅能独自带兵,为何又派辛堂哥和陆将军。”

    “辛寅那是有意而为之。陆将军那,不过是为了配合打好声东击西这一战罢了。”

    十娘接着道,“辛寅在朝中人视线中还很陌生,不能作为选拔的人选出现。你三舅舅未带兵打仗过,贸然启用他作为将军控制大军,朝中怕就是要翻天了。陆将军资历在那摆着,又识时务,自然是你父皇的不二人选。陆将军配合着辛寅和你三舅舅,这一战才能打好。”

    “此战能胜,三舅舅和辛堂哥的谋略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三皇子提起他们二人,话里带着淡淡的钦佩。

    “战术,是排兵布阵的根本。”十娘引导到,“如果是我,我就不会把辛寅放在前面和后面上,他不适合。”

    “那是为何?”三皇子不解道,“是因为辛寅不会自辩么?”

    “不,他那是不屑于伪装。”十娘淡淡道,“你们慕家的男人,从骨子里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你们有时候不屑于伪装,因为比起伪装,你们更愿意去坦诚相待。你们有时候却能委曲求全,因为比起委屈,你们更愿意去为帝国奉献一切。辛寅为了帝国,委曲求全二十余载,对于一些无伤大雅的小事,他是不屑于去辩解的。”

    “辛寅是慕家的男人,儿子现在能理解他的想法和做法,换做是我,也是一样的选择。”慕遥道,“这一批批隐在暗处的暗卫们,才是真正勇士。慕家男儿为慕家江山付出的,儿子会记在心底的,也会让靖儿记在心底的。”

热门新书推荐

  1.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2.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3. [玄幻魔法]极道剑尊
  4. [武侠修真]志怪书
  5. [都市言情]讨逆
  6. [玄幻魔法]武道丹帝
  7. [综合其他]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8. [都市言情]大医无疆
  9. [都市言情]1987我的年代
  10. [武侠修真]神话之后
  11. [历史军事]不是吧君子也防
  12.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13.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14. [历史军事]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15. [武侠修真]五仙门
  16. [都市言情]牧者密续
  17. [历史军事]活埋大清朝
  18. [玄幻魔法]史上最强炼气期
  19. [综合其他]他比我懂宝可梦
  20. [都市言情]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21. [都市言情]混沌天帝诀
  22. [历史军事]晋末长剑
  23. [网游竞技]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
  24. [综合其他]东晋北府一丘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