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武侠修真 > 画妖师 > 一百四十八:出游
    见鹤亭边一番交谈过后,徐应秋就去了西边的清心院,与之同去的还有孙景然和直学,以及两名讲书。
    崔含真本来不会放弃结交徐应秋的机会,却没有同去。他离开见鹤亭,脑子里回荡着昨晚的那场争执。这位讲书昨夜去清心院,只为驳斥李澹,  至于李澹讲了什么,他也并未听进半句。这时候,得知徐应秋与李澹相熟,他却开始回想,李澹说的话,是否真的有几分道理。
    书院西边的桑榆堂,  刘简还拿着一卷经书站在檐下。见到崔含真,刘简心有不服,生硬地行了一礼。崔含真打量刘简一会儿,却摆手道:“回去吧。”
    刘简有些不可置信,这位崔讲书素来严厉,他本以为自己少说也得在这儿站一上午,可眼下还没站半个时辰,就被崔讲书放过一马。
    而崔含真回到静室里头,神情复杂地思索半晌,拿出一卷《明宝经》,细细读了起来。
    ……
    清心西院窗前,天光透过槐枝的斑驳影子里,李蝉正拿着那面立春镜。这些日子,他用尽了能想到的一切办法,琢磨这镜子的用处,出门时揣着,睡觉时放在枕边,修行时与镜对坐,  也试着用对应的身神去感知镜影。
    此时他端详那水阴青色镜面,不知是因为二十四身神逐渐圆满,还是多日的磨冶起了效,  里边的面容变得清晰了些。他瞅着那模糊的面容,总觉得这里边的人,跟自己不大相似。
    他用毛毡磨了会铜镜,便听到外边传来脚步声。玄明观主孙景然与徐应秋等人来访,本来冷清的清心西院,一下变得十分热闹。
    书院的山长和直学等人,知道徐应秋与李蝉有约,过来打了个照面,寒暄几句,便告辞离去。徐应秋打量墙上的画的鹿鸣山水、鸟兽和桃花,“你虽是在此避祸,但从这些画里的意趣却看得出来,你的心境倒颇为自在。”
    李蝉笑,“喜欢就挑两幅回去。”
    “那我可就不客气了。”徐应秋笑着取下一幅山雀图和一幅桃花图,卷起来用缁布包好,“咱们也别耽搁了,还有人在山下等着呢。”
    “有谁来了?”李蝉望着把立春镜揣进怀里,随口问。
    “去了你就知道。”徐应秋穿过槐荫,  离开清心院。
    ……
    鹿鸣书院门口,徐应秋把画儿交给牵黑骡的仆从,便一路走下鹿鸣山,在山脚又与一人会合。此人与李蝉有过一面之缘,是曾在大觉精舍前讲学的刘纨。
    刘纨一见面,便尊李蝉为义士。李蝉从杜晋游口中,早已听说日前妖魔作乱时有阳门侠客出手斩妖,这些阳门儒士斩妖除魔无甚私心,只是为国为民,亦令李蝉敬佩。
    三人说话间,便领着三头骡子,五名仆从,沿田间阡陌,傍山而行,去向鹿鸣山东面的明月湖。
    李蝉本以为,徐应秋的邀约,是要向他引荐阳门中人,到了明月湖畔,却见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身影。水畔的五里亭里,那位莲衣法师戴着乌蛮髻,一身青衣,作俗家少女打扮,显然早已等候多时。
    李蝉惊讶过后,笑道:“莲衣法师还说出家人不耽风月,怎么连欠了你一首曲子都要穷追不舍?”
    莲衣笑道:“怎么说那曲子都有我的份,你奏曲时却邀了别人,不邀我去,不是小瞧人么?我神通未成,不能像佛菩萨那样观世间音声而寻人,就只能找到徐应秋来寻你了。”
    徐应秋一脸笑容,从黑骡驮的东西里,取出一個布包。
    一掀开,那柄黑漆螺钿的琵琶,正是玄象,显然是早有预谋。谷迓
    没一会儿,明月湖上,一艘浮舟漂来。撑船的人,是昨日旧皇城元服礼中,曾跟在道子车驾后的一名鹤坊常侍,穿着便服。李昭玄一身玄衣素裳,下到岸边。
    按说道子才加元服,此时应该在浮玉山上斋戒三日,准备拜师。也许是受禁锢久了,突然摆脱了宗家的束缚,李昭玄从沈青藤那儿得知徐应秋与李蝉相约出游,便放肆了一回,下了浮玉山,从苕水乘舟来到明月湖畔。
    正是春水迢迢的时候,刘纨对玄都附近风土最熟悉,提议去湖心亭观景。
    于是一名避祸的左道,两个阳门文士,大菩提寺比丘尼与当代道子随春水沉浮,泛舟明月湖上。
    众人观山水,说妖乱,议英雄,谈到当今圣人西行的消息。据说圣人已过犬封国,破了两次妖兵的袭击。
    登上湖心小岛,穿过花木交杂的乱石滩,便到了湖心亭上,仆从略作打扫,摆上泥炉、酒觥和一些吃食。虽有一位比丘尼在场,但大菩提寺并不以戒律约束俗家人饮食酒肉。
    徐应秋不光借来了玄象,还带了笙箫。李蝉架不住众人要求,便抱着琵琶将薛简的曲子弹了几折。这曲谱本无名,自望雀台上初奏过后,始称《绝命》,市井里也有人唤为《魔音》。李蝉凭着妙音鸟的一缕妖念,琵琶弹得不大熟稔,嗓音却婉转到了非人的地步。徐应秋吹箫,众人击节相和。
    歌声曲声传出明月湖心六角亭,随风与春水浮沉。此曲奇崛悲壮,一曲过后,不宜再听。徐应秋便即兴弹琴作词,正是春光明媚的天气,山水天三者浑然一体,于是有“天水无穷皆尺碧,飞云顷刻化龙蛇”之句。
    歌罢,李昭玄见到徐应秋带来的那幅《山雀图》。这位道子在宫中幽居多年,犹如笼中之雀,也许是被山中之雀的自在触动了,把此图讨了去。
    而后众人饮酒,便论及修行。
    李蝉自从与石君相会,悟到了见天地与见众生之道。待徐应秋与刘纨相谈,便又听到了阳门的“心即天地”之道。阳圣当年学贯三教,故而讨论的不止徐应秋二人,其他人也参与其中。
    论道片刻,徐应秋与莲衣又以神通相试,映证修行。
    徐应秋乃乾元学宫成名已久的学士,修心剑之道已有所成。莲衣则据说是佛门菩萨转世,种道不久,便修成了四十里光明烛身与明月琉璃身两大神通。
    二人点到即止,亦令旁人大开眼界。
    不多时,便日下中天,时近黄昏,到了分别的时候。
    众人离开湖心亭,乘舟登岸。
    水上,莲衣看见李蝉的立春镜,奇道:“伱这面铜镜,是法器么?”
    佛门说的法器,是有神通力加持的器物。李蝉磨镜久不得法,问道:“你见过类似的?”
    莲衣点头,“大菩提寺也有两尊镜台,左台供着一面法镜,唤作‘业镜’,能照见人之善恶。右台的一面镜,唤作‘心镜’,能照见人心所想。”
    李蝉把铜镜递过去,“莲衣法师帮我看看?”
    莲衣接过铜镜,翻来覆去看了一阵,又还给李蝉,摇头道:“你这镜子,我也只隐约察觉到有神通力加持其上,具体有何神妙,我却看不出来。”

热门新书推荐

  1. [历史军事]活埋大清朝
  2. [都市言情]1987我的年代
  3. [玄幻魔法]极道剑尊
  4. [历史军事]不是吧君子也防
  5.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6.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7. [武侠修真]志怪书
  8. [都市言情]讨逆
  9. [玄幻魔法]武道丹帝
  10. [综合其他]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11. [都市言情]大医无疆
  12. [武侠修真]神话之后
  13.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14.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15. [历史军事]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16. [武侠修真]五仙门
  17. [都市言情]牧者密续
  18. [玄幻魔法]史上最强炼气期
  19. [综合其他]他比我懂宝可梦
  20. [都市言情]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21. [都市言情]混沌天帝诀
  22. [历史军事]晋末长剑
  23. [网游竞技]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
  24. [综合其他]东晋北府一丘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