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综合其他 > 朕,隋炀帝,不服 > 第五十二章 生员不交税!休想!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条,交税问题,士子官员要不要交税?

    杨广表示,那自然是要的。怎么能有人不交税呢,有句话不是叫:税收和死亡是人生无法避免的两件大事。至理名言啊。

    科举得中者免税这个头也不知是谁起的头,姑且就算作老朱吧。

    老朱想法是好的,那时的读书人和汉唐时期已经有了巨大区别。经过了宋朝的洗礼,读书人早就把老祖宗传下来的尚武精神给丢的一干二净。

    一个个都发展成了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的文弱书生,都是些高分低能的巨婴。再不给他们一点儿优待,怕不是统统饿死。

    宋朝士大夫的名言:“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虏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

    状元肯定是好儿,这不能否认,但考得好就真的比国之干城更荣誉吗!说这话的韩琦尹洙要是敢站到杨广面前,看他不活剐了这厮。

    所以说,就不能给这帮读书人好脸,你稍微开个头,他们就能吹上天。

    老朱为了拉拢这帮文人,给出的优待不可谓不多:

    生员便可以免差役徭役,见了县官不必下跪,若违法令则由教官责惩,情节严重者须申报学政革去生员后方能治罪,地方官不得擅责。

    明朝的生员指的是经过各级考试入府、州、县学者,通名生员,其实就是秀才。

    这些人不但不用交税,更是在法律上给予优待,犯法都不能直接治罪。以至于后面各种官官相护,杀人放火贪赃枉法也不过是贬官去职罢了,回到老家依旧是一霸。

    人给自己牟利的时候,脑筋转的比谁都快。洪武时期的免差役徭役发展到明末时,文人不但自己不交税,便是连名下的田地商铺都不纳税!

    便是著名的张居正,死后抄家不也有黄金万两,白银十余万吗,这就算好的了。制度性腐败,不要不行。

    在杨广看来,做人就两种,要么同流合污,要么挺身而出。张居正要改革,就只能融进去,不然就象海瑞那样,官声倒是清明,人却一事无成,有什么用呢!

    所以这制度一定要合理,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这是不行的,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儿啊!

    好在现在科举初创,各种规章制度任他涂抹,一有问题就可以立即更改。若是穿到了后世科举兴盛的时候,那可就难了。

    单单是为一个“士绅一体纳粮”死了多少人,摊丁入亩和火耗归公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地主老爷们是那么好说话的吗?这还是建立在满清野蛮嗜杀的背景下,若是放到明朝,除去洪武永乐,谁提谁死,绝无二话。

    好在自己有后世经验打底,不说一劳永逸却也可以避过大部分陷阱了。

    官是要拉拢的,生员士子就不必了,所谓的寒门,在地方上也都是小地主,吃穿不愁,免税免役除了加快他们兼并的脚步,没有半点积极作用。

    对于这些人,杨广只准备每月给他们发点钱粮,免得把真正的底层读书人给饿死了,别的待遇一概免提。

    而且这些考举士子,第一步便是下到地方乡亭锻炼磨砺,将那些经年老吏给轮替了。

    说起来,这些老吏才是真正的铁饭碗,不但油水多、权力大,更因是本地人出身,所以这些职位都是父死子继,不过两三代人便能发展成一个地主乡豪。

    杨广深知这些人的危害,他永远不会忘记,前世村长一家的嚣张。那村官就好像他们家世袭了一样,从建国到改开几乎是没换过人。截补助卖资产,上下其手,雁过拔毛,就没他们不敢干的。他们一家被抓时,那公布出来的数十套房产,几乎是遍布全国所有大城市了。也不是没人举报上访,没用!跑了还好说,凡是被抓回来的,都没个好下场。若不是后来反腐,这家人怕是能和祖国共存亡喽。

    “破家县令,灭门令尹。”“三木之下,何求不得。”这是自古的道理。旁的不说,每逢大灾,百姓都饿的快吃人了,那些酷吏依旧敢紧闭城门,视若无睹。

    所以基层的问题,特别重要。甚至可以说,直接关乎国家生死存亡。

    杨广便要借这次机会,将基层彻底轮换一遍,不说将那些老吏全都调到京师,至少也得给他们换个地方,异地任职是他的底线。

    这些人不愁吃穿,这番作为不过是将他们地头蛇的属性给削弱了。到了新地方,哪怕是再没良心,大约也会收敛一些,注意些吃相了。不然,传扬出去,名声臭了,那可是要出事的。

    当然,他也没指望这些人能自律自强,人的好坏是一辈子的,为老不尊的多了去了,乡贤三老什么的更是个笑话。

    孔子想要靠仁德、民心这种意识流的东西来限制人的欲望,简直是痴心妄想。

    唯有强力的法令纪律方能约束人的恶念。

    是以,杨广准备在基层推行举报之法,但凡士子举报吏员,或者吏员举报士子,一旦查实,举报者不但可以记功还能得到被告的三成财产。

    这种互告法只能在基层推行,在朝堂则会引起混乱,成为党争的工具。

    选举是不可能的,那不现实,古人可是暗箱造作的祖宗。而且选票这东西,除了浪费时间降低效率,并没有实质作用。甚至根本不能解决问题。

    这样一来,中级官员有特权有待遇,低级官员有上升的渠道,如此,这些人就没了腐败的借口,以后他反腐也能理直气壮。

    想罢,杨广将这些条例陈于纸上,下发政事堂讨论。

    高颖说的没错,这种办法效果虽好,但国家财政负担也大,如果没有进项,便是以杨坚二十年来积攒的财富,也不够他挥霍几年。

    钱,是个问题。

    金融一向是聪明人的游戏,像杨广这种连电话诈骗都无法分辨的人,是肯定玩不转的。

    对于钱的概念,他仅知道劣币驱逐良币这个基础原则。

    华夏啥都有,就缺金银铜,干脆用劣币也不行,汉武帝的白鹿币、王莽的贝壳

    和老朱的宝钞,无不是弄得国家经济奔溃,人民雪上加霜。

    倒是有个问题,一直缠绕在杨广心中,华夏古代金银都是以饼状或者元宝状发行的,甚少有金银钱币出现。

    这种不规则的形状,不但不利于花销同行,更会导致火耗加重,这对于本就不富裕的金银产量更是雪上加霜,为什么。

热门新书推荐

  1. [都市言情]讨逆
  2. [武侠修真]魔门败类
  3.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4. [玄幻魔法]极道武学修改器
  5. [科幻灵异]机战:从高达OO开始
  6. [都市言情]华娱从男模开始
  7. [历史军事]我的谍战岁月
  8. [都市言情]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9.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10. [玄幻魔法]人族镇守使
  11. [科幻灵异]港综世界的警察
  12.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13. [武侠修真]志怪书
  14. [玄幻魔法]皇修
  15. [武侠修真]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16. [科幻灵异]诸天从婴开始
  17. [玄幻魔法]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18. [历史军事]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19. [历史军事]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20. [武侠修真]修仙琐录
  21. [历史军事]活埋大清朝
  22. [武侠修真]彼岸之主
  23. [玄幻魔法]校花的贴身高手
  24. [网游竞技]非正常美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