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网游竞技 > 非正常美食文 > 第317章 调味难度
    第317章 调味难度
    秦淮离开郑思源家的时候,还揣了半罐郑达做的蟹黄酱。
    用郑思源的话来说,现在很正宗的双蟹包秦淮肯定是吃不到了,吃点相对正宗的蟹黄酱也可以。
    郑达每年也就做那么几罐蟹黄酱,郑思源这罐还是从郑达那虎口夺食硬抢来的。半罐用来研究,半罐秦淮吃,这个分配很合理。
    秦淮兴高采烈地捧着半罐蟹黄酱回家,忘了跟郑思源说玄关上有他带来的点心。
    这直接导致郑思源一直在厨房里熬酱熬到晚上8点多,把厨房收拾干净走到玄关的时候,才发现玄关上多了一些东西。
    两样熟悉的点心和一样不太熟的点心。
    香煎萝卜糕和绿豆糕郑思源下午都吃过了,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两者都是非常常见的家常点心,制作难度不高,做的好吃更是难得。
    郑思源非常欣赏秦淮把贵价点心卖高价,普通点心卖低价的想法,因为郑思源这么多年都是这么做。
    他开在小区门口的糕点店卖的都是普通价格,只是会比其他糕点店要贵上两三成。客人大多是附近居民和学生,只有少数郑达的朋友和黄记的老食客会去光顾。
    在常年卖点便宜点心的同时,郑思源也会偶尔去黄记客串,卖点高价点心。虽然这些点心本质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售卖的地点变了价格也就变了。
    郑思源喜欢听客人对他做的点心的评价,喜欢看客人吃他点心时的神情,在郑思源看来价格也是能让客人得到满足的方式之一。之前在黄记研究四喜汤团的时候,秦淮和谭维安还专门为这件事情问过郑思源,问他是就想这样一直在小区门口开点心店隐姓埋名,还是有朝一日去大酒楼闯荡一下在白案界打出响当当的名声。
    对此郑思源的回答是看情况吧。
    他觉得自己现在水平不够,没有办法去大酒楼独当一面,力压红案师傅让白案点心一家独大。别说一家独大,连平分秋色都很难,白案打不赢红案从名厨录的排名上就能看出来。
    但郑思源非常肯定的说他以后肯定会去一家知名酒楼闯荡一番,就像秦淮来黄记闯荡一样,多年默默无闻,然后一朝成名天下知。
    对此谭维安还偷偷跟秦淮吐槽过,说郑思源也是个喜欢装逼的。
    他哪里默默无闻了,他在白案厨师圈子里也不是无名之辈。只是这哥们太宅男了,不比赛,也不参加交流会,又不在大酒楼里上班,大家想找他交流,想让他出名都没机会。
    然后秦淮反问谭维安你不想这样做吗?给谭维安问自闭了。
    谭维安平等地憎恨每一个会装逼、擅长装逼、还有那个实力装逼的人。
    不好意思扯远了,让我们把话题引回郑思源身上。
    郑思源在发现那袋点心里只有一样他之前没见过的平平无奇的包子后,没有任何犹豫的拿出了包子,放进蒸锅里复蒸。
    复蒸的包子味道和口感都不如之前,但是郑思源是一个优秀的白案师傅,他可以很好的减小这其中的差距。
    晚上8点47分,郑思源端着刚蒸好还冒着热气的包子坐在餐桌边,接通郑达打来的视频电话。
    郑达还在三亚度假,因为玩得开心他直接在三亚买了套房,每天去海滩晒太阳晒得不亦乐乎人都晒黑了好几度。
    “思源,这么晚了还吃包子呢?”郑达见儿子这个点居然在吃包子有些吃惊,面露关心神色,“是不是没吃晚饭?”
    “晚饭还是要在饭点吃,不然对胃不好。今天下午小秦有没有跟他那个教刀工的师傅上网课打视频电话?你有没有在边上偷听?那个师傅究竟是个什么路数?姓甚名谁长什么样?”
    “我今天下午打听了一圈,虬县附近知名酒楼退休的厨师没几个,都不是。到底是谁呀?从哪儿冒出来的?”郑达的脸上写满了不解。
    郑思源:……
    郑思源都不想理亲爹,面无表情地把包子往嘴里塞,咬下一大口。
    嗯,好吃的菜包。
    非常普通,非常平凡,非常纯粹,但是好吃的菜包。
    郑思源看了一眼还放在玄关上的绿豆糕,起身,把绿豆糕也拿过来,吃了一块绿豆糕。
    郑达还在喋喋不休的絮叨,说现在真是世风日下,人心险恶,好苗子往外一站就有人抢。太危险了,秦淮回家过个年都能遇上退休厨师,真是防不胜防。
    知道的晓得秦淮是个白案师傅,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唐僧呢。
    郑思源依旧没理会亲爹,又咬了一口菜包。
    嗯,幸福的味道。
    郑思源发现秦淮不光擅长做那些看似很高端的点心,做这种简单的家常点心更是擅长。
    之前秦淮从来没有做过白菜包,秦淮下午做白菜包的时候郑思源没在意,没怎么看就下班回家了。现在郑思源还有点后悔,觉得下午应该好好看的。
    能把普通的菜包做得这么好,一定有可取之处。
    秦淮整个过年期间的进步,比他想象中的和之前看到的还要大。
    “思源,郑思源!你有没有听你爸我说话?我跟你讲现在的问题非常关键,你一定得好好打听,现在这个社会不比当年了,当年那都是……”
    郑思源咽下最后一口包子,无奈道:“爸,你就别想了,今天下午我虽然没凑过去看,但是多少也听到了一些。”
    “这位师傅的水平一定很高,还愿意花时间、花精力、亲力亲为地教,肯定不是骗子。”
    “如果这位师傅想要收秦淮为徒,您一定没戏。”
    郑达:……
    “所以您就别想那么多了,也别乱打听。这位师傅不是近几年退休的,她几十年前就退休了,当年信息不发达您不可能认识所有退休的名厨。”
    郑达大惊:“什么,她几十年前就赚够钱退休了?!做什么菜的,赚这么多钱!粤菜这么赚钱吗?”
    郑思源:……
    “您好好度您的假吧,没事别联系我。”
    “有事我会联系您的,不出意外的话我和秦淮从明天开始就要研究双蟹包了,有问题我会打电话问你。我要睡觉了,挂了。”
    说完,郑思源就毫不留情地挂断了电话。
    电话那头的郑达:……
    “这个不孝子!”郑达怒道,“他有事就打电话给我,我有事就不能打电话找他,简直岂有此理!”
    郑达老婆正在敷面膜,很无语地看了自家老公一眼,吐槽:“咱们儿子是什么性格你还不清楚?让他去当间谍,他理你就有鬼了。”
    “儿子说的对,你就别想东想西想那么多了。小秦我也见过,做的四喜汤团我也吃了,手艺很好,不比你差多少,最关键的是人家人也聪明。想收人家为徒你是没戏了,早点睡吧,有这个功夫不如给儿子物色几个合适的姑娘,你前面给他介绍的那些都不合适。”
    “儿子不是喜欢同行吗?女面点师不少,你想想办法多介绍几个。”
    说完郑达老婆就去卸面膜了。
    郑达:……哪有那么容易,上次介绍姓苏的女儿相亲(知味居老板的女儿),郑思源这个倒霉儿子居然嫌弃人家点心做的不咋地看不上人家的手艺,姓苏的差点没撕了他。
    他郑达一世英名怎么就摊上这么个倒霉儿子,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悲愤的郑达打开手机外卖,点了一份清补凉给自己消消火。
    .
    第2天上午,秦淮到云中食堂的时候,郑思源的馄饨都包好了。
    晨跑大爷大妈们都吃上了。
    吃得很开心,交口称赞,纷纷表示来的早还是有用的。虽然小秦师傅大概率是不会在早上掉落了,但是小郑师傅来了!
    小郑师傅来了,早点就有指望了。
    大爷大妈们都安排好了,轮流去夸。夸的词要专业,要有水平,不能重复,查重率不能太高,一定要把小郑师傅留在早餐档。
    “你怎么来这么早?我昨天下午不是跟你说了吗,咱们食堂现在早餐由陈安负责,你不用来太早做早餐。”秦淮自助煮馄饨,边煮边说。
    郑思源道:“习惯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一来你这里,一睡到那个房子里,就情不自禁地要早起过来做馄饨。”
    秦淮:……
    郑思源对不起,都是兄弟害你变成了牛马的形状,一到固定场景就自动触发关键行为。
    馄饨下锅,秦淮让安悠悠帮他在边上盯一下,好了捞上来。煮馄饨不需要太高的火候水平,时间不超就行。
    秦淮去揉面。
    做鸡汤面的面不用醒发,真的做起来速度很快。高汤是昨天下午郑思源吊的,现在还在灶上煨着,随取随用。
    秦淮觉得面条的面相对包子面和馒头面来说比较基础,因为不需要醒发,容错率就比较高,上限和下限都很低,很多爱吃面食的家庭都会自己做面条。
    “悠悠,我记得你昨天说你会揉面但是揉得不太行。”秦淮有意提拔安悠悠,给她多开小灶,让她的技能点点上来,这样比较方便暗箱操作、升职加薪、走向人生巅峰,然后觉醒。
    安悠悠还守在煮馄饨的锅边,点头:“对,我爸平时不让我揉面,都让我帮忙包包子或者切菜。面我是会揉,但是揉得不如我爸,我爸揉得不如老秦师傅。”
    非常形象的递进的关系。
    “揉面需要用劲,你的劲是够了但是你还没有学会用巧劲。”秦淮故意把动作放慢,“你看,揉面的时候看起来动作很快,只是一味的用力揉搓面团,但它实际上是一个可以拆分成多个步骤的缓慢的过程。”
    “从你的手掌到掌心都要接触面团,接触的点不一样使得劲就不一样,用力的方向也不一样。就像切菜要先从握刀学起一样做点心,要先从揉面学起,先从学会用劲学起。”
    “馄饨好了没?好了你捞上来等凉一些我再吃,你先过来看我是怎么揉面的。”
    秦淮都这么说了,安悠悠哪能听不出来老板这是有意在教她提点她让她进步,当即手脚麻利地把馄饨捞出来,就差欢呼一声跑到秦淮边上,睁大眼睛用心看。
    脸上写满了我太想进步了。
    不远处的裴行脸上写满了我太嫉妒了。
    裴行的牙都要咬碎了。
    之前牙都要咬碎了是个夸张的修辞手法,现在裴行觉得可能是个形容词,因为他真的牙咬得有点疼,腮帮子有点酸。
    “为什么?安悠悠这个马屁精昨天下午到底跟秦师傅说了什么?她到底哪里好,她不就会拍两句马屁吗?她的茶泡的根本就不如我!”
    嫉妒让裴行质壁分离。
    裴行嫉妒得声音都有些尖利了:“为什么都是指导揉面,秦师傅说的我听不懂我得自己悟,安悠悠就可以站在边上看!”
    李华:……
    可能是因为她够菜,光说根本就不可能听得懂,所以一定要站在边上看?
    “好好揉面吧。”李华只能这么说,“你也不想等下秦师傅跟你讲的时候你又听不太懂吧?”
    裴行悲愤揉面。
    秦淮用较慢的速度揉完面团,然后迅速开始手搓面,有些期待地问安悠悠:“看懂了吗?”
    安悠悠茫然摇头。
    她现在就是幼儿园大班的水平,让她看高中生课程实在是有点难为她了。
    秦淮有些失望,但也觉得在情理之中,看得出来三足金蟾并没有在白案上点太高的天赋点。
    手搓面下锅,这是郑思源要吃的面,郑思源会自己盯着火候。
    秦淮端起已经处在温热状态的馄饨边吃边问:“昨天的蟹黄酱后面熬的怎么样?”
    郑思源摇头:“一个样,都不是我想要的。”
    “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样?昨天你给我的蟹黄酱我后面回去尝了好几勺,确实加了很多佐料,盐、料酒、生抽、葱、姜、蒜、蚝油、白糖、八角,好像还有一点桂皮和花椒,你也说了,蟹黄酱最后要用淀粉勾芡。这么做出来的蟹黄酱确实已经吃不太到蟹黄的本味了,不过味道也还可以别有一番风味,拌面肯定是好吃的,做包子我有点想象不出来是什么味道。”
    拌面就要用这种味道厚重的酱来拌。
    “等下午我给你做了你就知道。”郑思源说,“双蟹包确实是味道很独特的包子。”
    “我的调味不如我爸和黄师伯,我只能说算是勉强会做,如果让他们两个来调味的话会更还原一些。”
    “调味难度很大吗?”秦淮问。
    “很大。”郑思源郑重点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那种。”
    “如果说你之前做的蟹黄烧麦的调味难度系数是5,那双蟹包至少有8。”
    “用蟹黄酱来制作的双蟹包的调味难度甚至可以达到9。”
    “用新鲜蟹黄和海参来做包子,真的是一个极具挑战性同时又兼具创造力的事情。”
    “而我师公能想到把蟹黄做成蟹黄酱来做双蟹包,我觉得也很有创造力。”
    (本章完)

热门新书推荐

  1. [科幻灵异]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
  2. [综合其他]他比我懂宝可梦
  3.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4. [武侠修真]过河卒
  5. [玄幻魔法]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6. [综合其他]红色莫斯科
  7. [网游竞技]玩家请上车
  8. [玄幻魔法]极道剑尊
  9.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10. [玄幻魔法]龙渊剑神
  11.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12. [都市言情]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13. [都市言情]讨逆
  14.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15. [历史军事]大明烟火
  16. [科幻灵异]帝国从第四天灾开始
  17. [玄幻魔法]重生之都市仙尊
  18. [历史军事]活埋大清朝
  19. [玄幻魔法]诡秘:从阅读者开始
  20. [科幻灵异]诸天从婴开始
  21. [玄幻魔法]鸿蒙霸体诀
  22. [玄幻魔法]九天斩神诀
  23. [都市言情]盖世神医
  24. [历史军事]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