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综合其他 > 新宋传 > 第三十五章 赴任尉氏
    四月初三,陈知昱晨练后刚吃完饭,圣旨就下来了。
    政事堂正式任命罗晋,罗海两人分别任宣节校尉,送来了两人的官服和令牌,从八品虚职。陈知昱则多了一个名头,工部都事,行军器研发之职,不过朝廷不会给他研发的费用。
    陈知昱以研发军器后需要护卫的由头,向仁宗申请,自行招募一些兵员由罗晋罗海兄弟从事护卫军器的工作,仁宗当时开心,自然也是答应,要求不能超过三百人。
    有了官方身份,陈知昱在想研制什么东西就容易多了,也不用藏着掖着。给不给钱的无所谓,毕竟经过一个月的筹备,食神厨粉已经大批量的生产了出来,并且在尉氏的工坊也造好了,而香露的基础设备也都准备好了,加上制糖,三者都在尉氏建立了工坊,陈知昱有信心依靠着三样东西,在短时间打造出不一样的尉氏县。
    让人唤来了裴守云,陈知昱问道:“守云,大姐他们在尉氏可都习惯?”
    任命下来的时候陈知昱让裴守云送信去长安,让陈乔儿一众人等到尉氏相聚,只留下管家和一众家丁以及各生意的管事打理长安的陈家。陈乔儿等人在三月底就达到了尉氏县,由于有李应贤的打点和安排,此时尉氏的陈家以及三个工坊都建好了。
    而这段时间裴守云都是两地跑,今天才又回到了汴梁,于是陈知昱第一时间将其唤来。
    “小郎君,大娘子和小娘子都好,尉氏那边的府邸可比这边好多了,李家主亲自选的地方,七进的大房子,而且还弄了一片地,修了练武场,说是小郎君您喜欢练武,要有足够的场地呢。不过他也在咱们家隔壁也修建了修建了一所房子。说是容易来往...”裴守云说着具体的情况。
    “倒是有心了!”陈知昱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小郎君,咱们啥时候出发去尉氏啊?”身边的罗晋突然开口问道。
    “这两天就出发,不是说了,你们有官职在身就不用喊小郎君了吗!怎么还是改不过来?”陈知昱这两天跟罗家兄弟说了很多次,结果他们还是一直这么喊,陈知昱认为毕竟两个校尉喊自己小郎君不怎么合适,但其实这在北宋还真不算什么。
    “改不过来了,要是小郎君觉得麻烦,某和罗海辞了这官职就是了。”这是罗晋想了一晚的说辞。
    “胡闹...罢了罢了随你们吧。”陈知昱无奈的摇头道。
    四月初五,陈知昱等人一早就准备出发到尉氏去。
    陈知昱需要带的东西并不多,都不需要装车,反正就五人,仁宗皇帝御赐的东西也被他提前让人送到尉氏去了,轻装上阵即可。
    就在陈知昱来到前门要上马出发时,只见巷口一匹马快速的朝陈知昱的方向奔来,后面还跟着几个在跑的人。
    “怎么回事?”陈知昱听见声响转头望去,此时罗海已经挡在陈知昱身前了。
    “...”罗晋刚要和陈知昱说什么,那马已经在陈知昱众人前面停下。
    “小郎君,好似那日你救下的那匹马。”罗海将马认了出来说到,由于被罗海挡在前面,一开始陈知昱没看见马的具体模样,后面当马跑近他也看到了。
    “嗯,就是那马,倒是有意思。”陈知昱从看着面前的马说到。
    那马看到陈知昱走近,也靠近了他,用马头蹭了蹭陈知昱,显得颇为亲昵。
    此时后面追马的人也到了,惶恐的道:“贵人,实在抱歉,此马平时颇为温顺,今日不知怎地,竟挣脱绳索,跑了出来,惊扰了贵人。”
    “无妨,某乃陈知昱,此马与某有缘,既然此马是你家的,你开个价钱,某将此马买下了。”陈知昱有理由怀疑此马是来找自己的,若真是只能说明此马太有灵性了。
    “贵人就是陈知县?草民芦平利,多谢陈知县让家父走的明白!”那人说完就跪下向陈知昱磕了个头。
    “不必如此,快起来!”陈知昱连忙将人扶了起来,古人讲究走个明白,芦平利有这个表现也正常。
    “陈知县若是想要此马,拿去便是,小人绝无怨言。”那人站起来后对着陈知昱说到。
    “那不行,该是怎样就是怎样,管家,你按照市价两倍给予这位官人!”
    ......
    尉氏县外西北处,陈知昱一行正远眺着尉氏县。
    尉氏县地形呈西北高而东南低趋势,东邻通许、北接开封、西北邻郑州、西南至许州、东南接扶沟,地理位置不得若从后世视角来说不得不说一声好。境内南有双洎河、杜公河,东有贾鲁河,中有康沟河,蜿蜒东南,先后汇流出境,注入淮河
    许州有着丰富的煤、铁、铝土、硅石、耐火黏土、石灰岩、大理石和白垩土等等矿产资源,郑州的地理位置更不用说,后世是省会的存在。而开封则是京都,当世最为繁华的城市,各地商人必来之地。
    “小郎君,前方就是尉氏了。”裴守云来回了几次,对这边开始轻车熟路了。
    “好,准备进城吧。”对于知县这个职位陈知昱是很满意的,毕竟职务太高了也不好,反而是一县之长,最容易让他发挥。
    毕竟很多政策在一个地方见到成效后再进行复制会简单很多,这个职务能最大程度的让陈知昱展开手脚。
    一行人前行数里后就看到一座两丈多高的青砖城池出现在眼前。
    “咦,尉氏县城还挺新繁华的啊?”陈知昱心中有些惊讶。
    “小郎君,某第一次来的时候可不是这样,是因为李家主放消息出去,尉氏可以进糖和食神厨粉,并且买了城西一大片地,改建起了坊市,吸引了一大帮的商人。”裴守云解释道,随后指着西南远处的三处大作坊道:“小郎君,那就是咱们的三个作坊。”
    “倒是有模有样,果然是钱能通鬼神,应贤兄倒是厉害。”陈知昱很是满意。
    “咱们经过作坊后,就是万鲜楼和美食街,再过去则是一整条商业街,此时已经建好,基本都被商人租下来了。此地本来都是空地,商业街后面是居住区,这条大路和连到原本的县道都是重建的,李家主因为此事没少从周边各地雇人......”裴守云再次指着前方道。
    陈知昱五人六马一边听着裴守云的介绍一边顺着大路走进了原本的县道。
    “前方怎么回事?”罗晋忽见前方聚集了许多人开口道。
    “应该是迎接小郎君的当地官员等人?”裴守云望着前方说到。
    随着陈知昱等人往前行,很快,前方的人也迎了上来,陈知昱看到了一大群人,最前方一名穿着九品服色的官员高声喊道:“下官尉氏县县丞郭东,协全县官吏士绅迎接陈知县赴任。”
    宋代县级长官有两种称谓,凡是以京朝官、幕职官、武臣官阶出任者称‘知县’,以文臣选任中较低官阶出任者称‘县令’。繁难大县派遣知县,中小县任命县令,二者职责相同。
    “好家伙,这怎么都有一百多人吧?”罗海囔囔道。
    “大惊小怪,别丢了小郎君的脸。”罗海低声说道。
    陈知昱下马上前,对面的差役点着了鞭炮,旁边的乐手鼓手便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卖力的吹奏起来。
    知道这是惯例,陈知昱也没有办法,只能等待着奏乐结束。
    奏乐结束,在县丞的带领下,众人向陈知昱行了礼,陈知昱回礼道:“都无须多礼。”
    “陈知县,这位是主簿包世材。”郭东介绍起了身边的人。
    “下官包世才见过知县。”包世才白胖白胖的,看起来就不像个干事的人。。
    “包主簿,有礼了。”伸手不打笑脸人,该给的礼节还是得给。
    “这位是县尉路休符、捕头卓大能......乡绅闫敬之!”郭东介绍了前面的几号人。
    “我等见过知县!”郭东介绍完毕,前方众人拱手行礼道。
    “诸位无须多礼,辛苦诸位前来了,咱们县衙议事吧。”说着就让人带路往县衙走去。
    宋代自太祖建国后十分重视县级官员的选用,并要求地方长官向朝廷推荐县级官员人选,皇帝要亲自召见,考察合格后方可任命。
    同时高度重视对州县各级各类官员的考核监督。地方官员的考核既有针对任职年限积日计月的严格核算,也有对履职效果的等级评定。在近乎严苛的选任制度下,此时的知县、县令等官员群体的总体素质与行政能力普遍较高。
    太宗登基后主要国策都围绕着如何总结借鉴唐朝亡国、五代短命的教训而展开,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一套旨在强化中央集权的治国体制,其中地方长官的任命和监督制度在前朝的基础上更加复杂和严密。
    因此,尽管此时边患不断,国内也时有反叛发生,但内部治理相对稳定,从没有爆发全国性的农民战争,这与重视县级政权建设有较大关系。
    随后众人来到了县衙中。
    待到日落西山,陈知昱和一众县官和士绅们正寒暄的差不多的时候,一位较为年长的乡绅对着陈知昱说到:“小老儿等人略置薄酒,为陈知县接风洗尘,万望赏光”
    “诸位好意,陈某心领了,来日方长,今日长途奔波,暂且作罢如何。”陈知昱拱拱手笑的婉拒了。
    “如此,今日知县好好歇息,我等就先行告辞,待来日再给知县大人接风。”见陈知昱婉拒,众人只好作罢。
    随后陈知昱将众人送出了县衙,此时正厅中只剩下县衙中的几个官员,寒暄几句后陈知昱就离开了县衙,随后回到了李应贤在尉氏帮陈知昱买的宅子。
    “小郎君,前面就是咱们的府邸了。”裴守云指着前方颇为气派的大院道,而此时陈乔儿一众人也在走出门口来迎接陈知昱。

热门新书推荐

  1.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2. [玄幻魔法]极道剑尊
  3. [玄幻魔法]万世之名
  4. [玄幻魔法]武道丹帝
  5. [都市言情]开错外挂怎么办
  6. [玄幻魔法]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7. [玄幻魔法]异度荒尘
  8. [玄幻魔法]大荒剑帝
  9. [玄幻魔法]普罗之主
  10. [都市言情]巅峰学霸
  11.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12. [玄幻魔法]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13. [都市言情]1979黄金时代
  14. [玄幻魔法]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15. [武侠修真]剑啸灵霄
  16. [武侠修真]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17. [综合其他]东晋北府一丘八
  18. [都市言情]1987我的年代
  19.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20.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21. [历史军事]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22. [都市言情]那年花开1981
  23. [历史军事]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24. [历史军事]活埋大清朝